來到台中「霧峰林家」算是一種縁份吧!當時只是想找個台北回高雄的中繼站,除了休息也可以順遊一下,就這麼的來到了這裡。雖久聞「霧峰林家」,但其實是完全陌生的,甚至連「霧峰」也從未來過。

 

   

這是「霧峰林家宅園」的第一印象,果真古色古香,氣派非凡。門前道路並不特別寬敞,但車輛往來也算頻繁。由3號高速公路下霧峰交流道,莫約15分鐘就可抵達,交通算是便利。

 

 

去了林家,才認識林家,也才去了解林家。而了解林家最快最清楚的方式,就是看2013年由「李崗」監製的「阿罩霧風雲」紀錄片。此片分上下兩集,由於屬於歷史紀錄片,雖然叫好卻不賣座,上演沒多久就下片了。或者也可以買一本「風起雲湧阿罩霧」的書來看看,但就需要多花些時間閱讀。

為什麼稱為「阿罩霧」呢?原來阿罩霧是霧峰的舊稱。一說為出自平埔族貓羅社所居之地的原住民族阿罩霧社(Ataabu社,或譯阿他霧社);另ㄧ說則為此地東半部山區經常煙霧繚繞,因而得名。(取至維基百科)

 

 

(霧峰林家宅院地圖)

林家由第五代開始發跡,第五代有兩房。以「阿罩霧圳」分為「頂厝」和「下厝」。下厝位於龍邊,屬於「大房」所有。開放參觀的是屬於大房的「宮保第園區」。二房的「頂厝」則未整修也未開放。

*另有林家的後花園「萊園」,位於明台中學裡面。可入內免費參觀*

林家在台第一代祖先「林石」是在1754年由漳州渡海來台,原居台中大里;後因林爽文事件被牽連而死於獄中。林石妻攜子於1788年遷居至「霧峰」。

 

 

目前開放參觀的是「宮保第」和「大花廳」;「草厝」2017年1月開始整修,預計2019年開放參觀,「二房厝」目前則還有林姓後代居住中,未開放。

(下厝宅院前有三棵大榕樹,除了一棵是保留下來的,另兩棵爲重植。當時本地人以「三棵榕」為下厝林家之統稱。)

而一般人都會有疑問,「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是否有關聯?答案是沒有的。而且這兩家發跡的方式也不相同;霧峰林家是「當官」而發跡,板橋林家則是「經商」而致富。

 

 

此次要參觀的是「宮保第園區」。在大宅院門上有著【宮保第】扁額。

宮保第是中國皇太子老師住所宅第的稱呼,只有被封為「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的官員才能使用的封號,為一種至高的榮譽。林家第五代「林文察」因平太平軍而戰死,由同治皇帝追封為太子少保。是台灣唯一的一座宮保第,而這個名稱在台灣已專指為「霧峰林家下厝」古蹟建築群。

 

  

 林家輝煌時期的代表人物:(均為大房)

  • 第5代:林文察(任清軍陸路提督,協助平太平軍戴潮春事件,1864年漳洲之役戰敗而亡,追封為「太子少保」,得年37歲。)
  • 第6代:林朝棟(為八國聯軍時中法戰爭防守台灣名將,後來到廈門從商經營台灣巡撫劉銘傳授權的樟腦專賣;林家家業因此而致富發跡。而林朝棟於1904年病逝漳州,得年54歲。)
  • 第7代:林祖密(福建閩軍司令,協助國父孫中山革命。但軍旅生涯不順,回頭重興煤炭舊業,1925年為北洋軍閥張毅在漳州殺害,得年47歲)

想不到林家三代的代表人物,最後均死於祖籍漳州,而非台灣。

 

  

(林獻堂)

說完大房,再來提提二房的代表人物「林獻堂」了。林獻堂是來台第6代,年紀比大房第7代林祖密小3歲。他是霧峰林家下一段輝煌史的代表人物。

林獻堂是日治時期的右派代表人物,在日治時代極力爭取台灣人自治設立議會,被稱為「台灣議會之父」。後來因為228事件等因素,與當時國民黨當局意見不合,於68歲避居日本,最後病死在日本,得年75歲。

 

知道了林家的發展史後,就開始來參觀霧峰林家了。參觀採購票定時導覽方式,還配有耳機,成人票$250。

  • 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
  • 2014年2月:開放參觀
  • ...........................................
  • 1858年開始興建:為台灣僅存的閩式官宅。(共十一開間五落)
  • 第5代(林文察):建第3落
  • 第6代(林朝棟):擴建成5大落
  • 1999年:毀於921大地震(原預計開放參觀前夕,碰上921大地震,結果老屋損毁非常嚴重; 歷經多年才確定重新整建,所以延宕至2014年才開放參觀。)
  • 2006年:重新展開修復工程
  • 2010年 :修復完成
  • (2010年修復完成至2014年間,只提供文史工作者研究或特定團體申請)

 

(第一進)「宮保第」宅院正面- 照片取自霧林家花園官網 。大門上方有同治皇帝御賜「宮保第」匾額。

霧峰林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基隆顏家並列為近代顯赫的台灣五大家族。 霧峰林家排名第二,僅次於板橋林家。

 

   

(第一進)「宮保第」宅院大門背面。

 

 

(左側門的左邊門神) 門神手上端的是牡丹花和酒杯,象徵「富貴進爵」。

霧峰林家為全台唯一清代官宅彩繪有門神的宅第,一共有三對門神。

 

 

(左側門右邊門神) 門神手上端的是石榴,象徵「多子多孫」。

 

 

(門神修繕前後對照圖)

門神修繕工程委託台南藝術大學碩博士生,採古法進行修補;這是第一對修復的的門神,耗時一年2個月,花費250萬元。

 

 

(正門左邊修復過的門神 )

 

 

(正門右邊修復過的門神)

 

  

(第一二進之間的左側護龍)

 

 (第二進)是轎廳,為來訪貴賓的下轎處。古時轎夫將轎子抬到這裡下轎,所以也稱「落轎樓」。古人通常設轎廳在第一落,而霧峰林家卻設在第二落的位置,顯見當時林家的身分地位及待客之尊。

 

(第二進)大門上有恭祝林府楊太夫人八秩晉一誌慶匾額,上面題的字是「春秋又八千」。這是四川狂草大師楊草仙所寫,為當時台中中華會館祝賀第六代「林朝棟」夫人的壽匾春去秋來代表一年,八千也隱喻為長命百歲之意。

  

第二進)轎廳內有許多清朝名家的詩書畫作品,除了彰顯林家的政商關係人脈,也讓訪客在等待的同時,能觀看欣賞。作品均為彩繪真跡,細緻豐富、充滿寓意及故事性。而這裡也是整個宮保第字畫最豐富的地方。

 

 

(上圖右為李鴻章之書法,共有4幅。另外左圖含意為:芭蕉,為台語"招"之意;而兔子通常一胎多生。其含意為「招來多子」之意)

 

  

(第二進)轎廳背面。

 

  

(此為第二、三進之間的右側護龍) 

 

  

第三進)為林家的客廳。

 

IMG_6133.JPG

(第三進)大門匾額「德同再造」,日期是清光緒15年。

 

  

(第三進)大門兩側均設有小房間,還有竹簾。當林家閨女相親時,可在小房間內窺看訪客。

 

   

(第三進)門板上的圖案,採用「茄苳入石柳工法」:以茄苳、石柳兩種木頭,將淺色石柳木鑲嵌入深色茄苳內的一種工法。因為木材有油脂揮發和正常熱漲冷縮現象,雖用了古法方式填補,但還是影響到原本古蹟,於是暫停修補。

 

 

(第三進)之背面。

 

   

 第五進)為霧峰林家宮保第最裡面,為主人的居所;也是大宅院女眷住宿區,早期未婚女性是不能隨意拋頭露面的,所以都生活在後花園中。還好當初女性都早婚,在後花園的生活也不會太長久。

 

  

(第四進)則未保留下來;上圖第三進後方有高低差處原為第四落位置。起因於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后里大地震),第四落倒塌未修復,改為平面活動空間;因此古蹟的地面產生了高低差。

 

 

(第五進)著重在窗戶的修飾,細緻的木製窗格配上圖案,還有字體等隱喻。

 

IMG_6141.JPG

(第四五進)右側之䕶龍。

 

  

第四五進右側護龍(現規劃為參觀著的喝茶區)。

 

    

「支摘窗」: 又稱和合窗,可支撐亦可拆下的窗戶。而窗戶的雕工精緻又典雅。

 

  

參觀完宮保第五落大宅,中場在偏廳喝茶歇息。此時彷彿時空倒轉,自己竟也成了林家宅邸的貴賓。喝完茶,再接著下半場參觀「大花廳」。

 

 

「規矩門」:前往大花廳前會先經過這有方有圓的出入口。圓為規,方為矩,這是用來提醒林家人來到大花廳可以娛樂,但是莫忘規矩。

 

  

「大花廳」是台灣碩果僅存的福州戲台,1890年林朝棟出任撫墾局長時,為了軍事會議、喜慶宴客、家庭聚會和看戲而蓋的招待所。當時還有林家專屬的戲班,大花廳為林家鼎盛時期的象徵。

*此建築工法是採用卡榫,沒有鐵釘。修復時還特別經過申請,全部使用台灣檜木重建;所以大花廳有著滿滿的檜木香。

 

  

「 大花廳」中間為大舞台,後方和兩側是樂團或是表演者準備的地方。左右護龍則是觀眾席,二樓為女眷區,女眷還得隔著紗簾觀賞表演。而大花廳的正前方則是大位,是大家長和貴賓的專屬位置。

 

 

戲台藻井上有一朵盛開的牡丹雕刻;牡丹代表著大富大貴,而這就是「大花廳」名稱的由來。而弧度的設計,是讓表演時產生的聲音有集中的效果。

 

 

舞台下面放著6個裝滿3分之一水的水缸,為的是讓聲音產生「共振」的效果,和現在音響的原理是一樣的。

 

  

 右側護龍(觀眾席)及二樓女眷區。

  

(照片取自華納官網)

突然跳出這一張蔡依林和安室奈美惠MV的照片,是不是感覺有些突兀。原來這MV客棧的場景就是在「大花廳」拍攝的。蔡依林和日本歌手安室奈美惠是為了一起合作的歌曲 I'm Not Yours,在2014/11/11前往霧峰林家拍攝,而MV是在2015年2月3日首播,據說當初華納公司也申請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核准的。

 

  

此為大花廳前方的豪華宴客廳。左右柱上的題字為「文朝資正義、武德在奇功、大鼎銘昭著、元常紀偉庸」。這是清朝廷追封林文朝(第五代)功勳;上追封三世,下賜二十代世襲。現在這20個字成為霧峰林家的家譜名序,目前已經傳到「德」字輩了。

 

「三代民族英雄,百年台灣世家」

這是「馬英九」2008年2月17日大選期間,參訪霧峰林家,在林獻堂故居所題的字。

 

 

「霧峰林家之台灣勇丁用槍 」早期移民為防盜匪,一般大家族都擁有自己的武力,來捍衛財產和權利。而當年林家也受朝廷委託而擁有自己的軍隊,協助朝廷平亂。第6代林朝棟時,還養有「棟軍」,由此可知林家當年家大業大及其身分地位了。

 

  

「展示間」展示著林家輝煌歷史和豐功偉績。

 

 

(霧峰林家宮保第建築圖)

這是林家旅美子孫回台,特別邀請台灣大學建築系的教授所繪製的林家宅園藍圖。幸虧有了這本藍圖,霧峰林家花園才得以依圖重建,不得不佩服林家子孫的睿智和遠見了。

 

 

(本堂)為「大花廳」所在老宅院的正門,也是參觀完畢的出口。

 

  

(將軍府)為二房厝老宅院正門。

 

懷著滿足的心情告別了林家,這趟無心插柳的行程,著實讓自己感動不已。原來小小的台灣其實是有著追尋不完的歷史和文化。原本還很汗顏竟然沒來過「霧峰林家」,解說員安慰說園區也才開放三年;但更汗顔的是之前對霧峰林家竟然一無所知。

「霧峰林家」的歷史,是真真實實的台灣開拓史。從第一代祖先由漳州來台拓墾;第五、六、七代為大將軍;之後又興學在文壇上發光發熱。能參觀霧峰林家,還能在大宅院坐下喝茶,遙想自己也是當年的貴客,真的與有榮焉。

為了能對林家更加了解,也希望以更有系統的方式來呈現並介紹林家,著實花了一些時間和心力。但最好的方式,還是邀請大家親自走一趟霧峰林家吧!

 

arrow
arrow

    Cher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