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來」也是退休後急於尋回記憶的景點之一。小時父親帶著全家人遊烏來的情景,彷彿還歷歷在目,但卻已是快50年前的往事了。當時的烏來人山人海,排隊等著坐台車的隊伍拉得很長,後來到底有沒有坐上台車,早已不復記憶。成年後再遊烏來,人潮雖已退去,但山林美景依舊。現在的烏來,則已成了春天賞櫻和冬天泡湯的勝地!

2014年12月,也就是退休那年年底,父母親帶著我坐公車,來到闊別20多年的烏來。除了依稀還記得的蜿蜒山路、壯闊的瀑布、美麗的溪水及吊橋外,其他的一切,幾乎都成了我的新鮮事。之後在2015年3月及6月又先後和同學們再遊烏來,於是慢慢拾回對烏來的感覺!今天一個人來到烏來,除了鍾情它的好山好水,還要一窺從未去過的「雲仙樂園」。

  

見到「烏來吊橋」,表示已經來到達烏來了。

 

  

2015年3月兩天一夜的同學會,因為夜宿烏來,才有機會見到不同於白天風貌的烏來吊橋」;夜晚有著燈光裝飾的吊橋,為山林增添了些許熱鬧。

 

 

今天是近年來第四次到烏來,因此興起對「烏來」有更進一步了解的想法。原來「烏來」的地名是源自於泰雅族語中的「Ulay」,意思為「冒煙的熱水」。「烏來」也是台灣分布最北的原住民山地區,居民以泰雅族為主;原住民約佔人口數的45%,其中泰雅族就佔了約40%(烏來區人口數約為6200人)。

 

 

過了這座小橋,就是「烏來老街」。

 

 

老街長約300公尺,可以品嚐許多台灣原住民特色美食如小米酒、小米烤麻糬、山豬肉香腸、環山包子等,另外也有溫泉旅社提供泡湯服務。烏來老街所堤供的美食,和一般平地老街不太一樣,非常有原住民特色,值得嘗試,尤其由【馬告】調味所製作的香腸及雞湯,帶有特別的辛香味。泰雅族與鄒族稱山胡椒為「馬告」(makauy)。

 

老街上有一座2005年9月設立的「烏來泰雅族博物館」,免費參觀。博物館有著泰雅族詳細的介紹,值得入內一看。

 

 

越過南勢溪上的【覽勝橋】,就是主要的溫泉飯店區。烏來溫泉屬於弱鹼性碳酸泉,水質清澈透明並且可以飲用,烏來溫泉溫度甚高,約在攝氏80度左右;烏來溫泉因泉位較低,故須用馬達抽到高處,再用水管輸送到街上的旅社,因此一條條的輸送水管橫越溪谷,成為烏來溫泉當地旅社的特殊景觀。

 

 

下過雨的平日,「覽勝橋」上只有寥寥無幾的遊客。

 

 

「覽勝橋」的盡頭, 就是烏來台車的乘坐處。今天不做台車,只想靜靜漫步於山林聚落中,享受屬於一個人的悠閒。

 

 

過了「覽勝橋」,繼續往左走,兩旁滿是溫泉會館。

 

 

這是民國53年改為觀光載客的可愛台車。台車聯絡覽勝橋至瀑布之間,從出發站到瀑布站約1.6公里,沿路可以透過開放式的車窗門板飽覽綠林風光。而台車軌道旁是沿南勢溪谷修建的情人步道,建議可上山搭乘台車,下山就沿著情人步道回到覽勝橋,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溪流的情人步道,是非常放鬆的玩法。

 

  

烏來台車最早興築於日治時期,當時的【三井合名會社】為開發烏來山林,用以搬運木材及伐木器材,開闢了「烏來至信賢地區」的台車軌道。這段以信賢作為台車運木起點,乃至於後來台車路線從信賢延伸到福山,並增設烏來至孝義、桶后等台車路線。之後隨著公路交通的普及,台灣的台車道路逐漸沒落,部分原為台車道的路線則已拆除或開闢成公路,有些台車道則掩沒於荒煙蔓草中。

 

 

台車的終點就是瀑布站,美麗的烏來瀑布已呈現在眼前。

 

 

2018年2月底,還有著櫻花點綴的瀑布,看起來更美!烏來瀑布於日治時代就有「雲來之瀧」的美名,又別名「雲仙瀑布」、「白糸之瀧(白絲瀑布)」。瀑布海拔標高約150公尺,落差約80公尺

 

  

【勇士廣場】為2008年所建,立有泰雅勇士雕像,週邊並遍植櫻花此處是觀瀑的絕佳位置。

 

 

今天的重點行程是要前往瀑布那一頭的【雲仙樂園】,而想要到達雲仙樂園,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空中纜車。

雲仙樂園遊樂區開放時間:上午08:30至下午05:00。纜車班次:上午08:30開始,每隔10~15分鐘對開一班;下午10:00末班車。全票NT$ 220/人。

 

剛送走一班纜車,原以為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想不到恰巧有物資要運送到對面;這個車廂,竟也成了我專屬的VIP車廂。

 

䌫車緩緩地爬高,終於第一次坐上烏來空中纜車,就要去拜訪一座期待已久的陌生樂園了,心中滿是期待!

空中纜車全長382公尺,高低落差165公尺,行車一趟只需2分40秒;採連動式運行,即一車上山、另一車下山。整個空中纜車是由日本「安全索道株式會社」負責設計,目前已經演進到第6代,可滿載91人。

 

由纜車上,俯瞰下方的溪流, 因為早上剛下過雨,因此溪水呈現混濁狀態。

 

 

在山頂上遠眺烏來聚落,可見到烏來在這20多年間,出現了許多溫泉飯店、商家和民宿。但願不要再過度開發,大家一起來守護這片美麗的山林。

 

 

空中纜車不到3分鐘就扺達「雲仙樂園」,終於就要揭開「雲仙樂園」在我心目中神秘的面紗了。

 

  

現在就依這張「雲仙樂園導覽圖」,來一窺樂園的全貌。Let's go!

 

  

看到這張「雲仙旺旺」新年賀歲圖,內心起了些疑惑,難不成旺旺集團的經營版圖已經擴展到雲仙?而這個疑問,在之後得到了解答。

 

 

這裡是「烏來瀑布」的最上層,位置就位於纜車站旁。一般我們見到的烏來瀑布,是屬於下層瀑布。據說中層瀑布要在纜車行進中才隱約可見,自己可能錯過了些甚麼。

 

 

經過這「岫色沂光」牌樓,再繼續往前邁進;但「岫色沂光」涵意為何?岫為山洞之意,沂為水,說的應該就是山明水秀之意

 

  

「 雲仙岩道」長180公尺,是由人工開鑿而成的步道。行走於步道,還是需要一些體力的。

 

 

步道旁的土地公廟,在樂園開發初期就存在,為祈求工程一切順利;可說是雲仙樂園的守護神。

 

 

步道再往上,還有一尊彌勒佛像

 

 

步道旁的「地衣」,岩壁上斑駁物體稱為地衣,它是由真菌和藻類共生形成的複合生命體,真菌和藻類彼此維繫著地衣生理機能的平衡:藻類受到真菌菌絲組織的保護,同時從菌絲得到礦物鹽;真菌則可得到藻類光合作用所製造的有機養份。

 

經過這座牌樓,算是真正進入「雲仙樂園」內。【雲仙樂園】建於民國56年(西元1967年),是新店溪上游最後的風景點,位於烏來瀑布頂端源頭。1970~1980年代為黃金時期,當時假日纜車及門票收入高達台幣百萬。但1989年板橋大同水上樂園,及其他大型樂園陸續成立,使得雲仙魅力漸失,現在則轉為生態旅遊為主。

 

進入園區,直走為「雲仙飯店」,左側為「划船湖」。

 

而「雲仙樂園」創建的歷史和緣由為何?這是我一直想知道的地方。這是源自於當年的創園元老【楊裕興】,在無意間發現了烏來瀑布後方的美麗仙境,與後來的董事長【葉顯皇】等人集資而創立。當年落成啟用時,可謂衆星雲集,纜車還配有纜車小姐,是許多中高齡遊客共同的記憶。

 

設施老舊,原本就慘澹經營的雲仙樂園,在2015年遭受蘇迪勒及杜鵑颱風相繼侵襲,園區受土石流影響,損失慘重、客源也一度中斷,經營困難。原葉姓大股東家族;即國寶級歌仔戲演員王金櫻,為烏來雲仙樂園董事長葉顯皇妻子。葉顯皇2015年逝世,由王金櫻與兒女們繼承。未料才接手1年半,2016年就受女婿楊健福波及,無法償還向旺旺集團商借的1億6500萬,而讓旺旺接手了整個樂園

 

 

今日遊客稀疏,划船湖區屬於停擺狀態。

 

 

 

划船湖區的湖水,來自於上方源源不絕的天然泉水。

 

  

其實划船區的湖水,正是個小小水庫。這條道路就如同水壩的壩頂道,右邊是控水閘門,左邊是疏水道。所有的水就是流向「烏來瀑布」,而這裏正是烏來瀑布的源頭。

 

 

【雲仙大飯店】現已由旺旺集團接手經營。如果在與世隔絕的「雲仙飯店」住上一晚,不知會是什麼感覺?希望未來有機會也可以體驗一下。

 

  

沿著壩頂道往前走,前方為緩坡道。

 

 

「雲晴湖」;可能為前方生態湖之名。此處採原住民風,有咖啡屋、原住民鮮啤吧,提供原住民風味餐。

 

 

「水生植物景觀區」、「射箭場」、「漆彈射擊場」與原住民風餐廳都位於同一區塊。

 

 

雖然遊樂設施老舊,但園方還是盡心維護。想到這些盆栽,必須千辛萬苦的經由空中纜車運送過來,就覺得不該再苛求了。

 

 

雨天的「雲仙別墅區」,讓人有一種潮濕的感覺。

 

 

不確定「雲仙別墅區」是否營業中;但如果住在這裡,想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原住民風格的指示牌,又再次提醒我們,這裏是泰雅族山地部落。

 

 

這是冬季沒有水的「游泳池」。看來我是挑錯季節,又在平日的雨天來到雲仙,因此放眼所見均是空蕩蕩的一面。下次再找個夏季,來看看雲仙旺季的模樣。

 

 

走在「生態步道」,感覺這裡已不太像是遊樂園,反而更像生態園區。其實雲仙樂園並非私有地,它的二十公頃土地,是屬於林務局國有地,以每年一百多萬元向林務局承租;依法租地可轉讓,但林區不能再行開發,需以保育為優先,兼顧生態遊憩。因此「雲仙樂園」雖名為樂園,但在劃入翡翠水庫的水源保護區之後,自1983年起不再新增任何機械設備,隨著遊樂設施逐漸老舊淘汰,遊客慢慢減少,已經開始轉型為生態園區了。

 

  

園區內的原住民風「萬年橋」,連結溪兩岸。

 

 

右邊的建築,目前處於暫停使用狀態。 

 

  

「青年活動中心」目前也關閉中。老舊的園區,若沒有新意,要繼續經營真的很困難。加上又不能重新改造興建,但願旺旺集團能有更好的經營方式,賦予它新的生命。

 

 

潺潺的流水,是瀑布的源頭 ,有著天然美景。或許少了人為的干擾,茂盛的多樣性植物及螢火蟲、蛙類的復育,必定會漸漸讓昔日的遊樂園,變成真正面貌豐富的生態園區。

 

 

牌子上立著【臻愛台灣花園】,還有個小小台灣造型的花圃。看來小而美,當年必定也是特色之一。

 

  

幾隻白鶴造型的【白鶴許願池】,頗令人發思古幽情!

 

 

白鶴許願池裡養了一池的錦鯉。 

 

 

「雲仙樂園」可說是台灣遊樂園興衰史的活教材!感恩旺旺集團的接手,才得以讓這座老樂園再繼續經營下去,留給大家有共同回憶的地方。

 

 

「泰雅原住民文化」展示區,訴說著早年原住民生活的方式,造型還頗有童趣。

 

 

在園區繞了一大圈,最後又回到了雲仙飯店。 

 

 

沿著步道往回走,要告別雲仙了。 

 

 

土地公會繼續守護著雲仙。 

 

 

「躡空攬勝」;要您踩著輕鬆又愉快的步伐,來雲仙瀏覽欣賞美景。

 

 

再見了!雲仙樂園 。

雖是第一次來到雲仙樂園,卻又感覺和它似曾相識。是因為我們同屬於五年級生嗎?從雲仙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謝謝雲仙為我留下了那些屬於小時候美好的回憶。雲仙樂園,我們下次見了!

  

arrow
arrow

    Cher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