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行程第五天的下午,終於來到嚮往已久,於 2001 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雲岡石窟」。雲岡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與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並稱為世界三大石雕藝術寶庫。中國三大石窟依序如下:

  • 甘肅敦煌石窟(西元366年),以壁畫泥塑為主。
  • 山西雲崗石窟(西元460年),以石刻為主。
  • 河南龍門石窟(西元494年),以石刻為主。

 

購票進入後,於廣場中央見有一尊出家人的塑像,寫著「曇曜」。「曇曜」何許人也?他和「雲岡石窟」有關係嗎?原來還真的有關。說話雲岡石窟的第16至20窟,是最早開鑿的五個洞窟,而這正是北魏時期高僧曇曜於文成帝和平年間(公元460-465)所主持開鑿,通稱「曇曜五窟」。

「曇曜」少年出家,原是涼州(甘肅省武威市)的高僧,到達平城後受到太子拓跋晃的禮遇,開始管理眾僧。太武帝滅佛時,他逃離了平城。文成帝興佛後,曇曜在路邊巧遇文成帝車隊,俗話說:「馬識善人」,文成帝的馬咬住曇曜的袈裟不放,於是曇曜就成為管理全國僧尼事務的「沙門統」。曇曜是以禪業著稱的高僧,在文成帝的讚同下,選擇了武周山南麓這塊幽靜之處進行開窟修禪。(資料取至維基百科)

 

 一進門會先經過「禮佛大道」,大道上立有十三對騎象四棱神柱。頗有希臘神殿的感覺!

 

   

禮佛大道盡頭為「帝后禮佛」浮雕牆,中間有一棵搖錢樹。這棵樹是人工做的,不是真正的樹。

 

  

再往前走通過大橋,前方就是位於湖心島的「靈岩寺」。

 

  

靈岩寺」坐落於湖心島的中央,是一座具有北魏時期風格的仿古建築群。 為何名為靈岩寺呢? 原來雲岡石窟開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處稱為雲岡,故名雲岡石窟,其實原名為【靈岩寺】。  

 

離開「靈岩寺」,再往前走才會抵達世界遺產的「雲岡石窟」群。 

 

   

「靈岩寺」及大同其他地區的仿古建築,都是2008年耿彥波當大同市長之後所興建的。 無怪乎,每到大同不同的地方,當我問導遊這是古蹟嗎?常聽到的回答是~這是仿古建築,為08年之後所建的。當時不懂,為何都是「08年」,而不是其他年代?原來這都是「耿彥波」在2008年任大同市長之後,「大同古都再現」大興土木的建設。但為何會建靈岩寺呢? 其實現今中國各個旅遊景點,普遍重建或新建一些歷史上曾經存在過或者古籍上記載過的人文景觀,作為拓展旅遊文化的附屬設施,雲岡石窟的靈岩寺應該就是屬於這樣的建築。

 

  

到達這個牌樓,往裡走就是「雲岡石窟」啦! 太神奇了,從沒想過有一天會來到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鑿于北魏興安二年(西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遷都洛陽之前(西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西元520~525年),大致歷經了近 70 年之久。

 

    

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多尊,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

 

(第1、2窟)的外壁。內部光線不好,佛塔難以入鏡。第一二窟共同組成,為統一形式、相同規模、內容相連結,並緊靠在一起的所謂「雙窟」。

 

 

(第1窟)石洞窟(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第2窟)寒泉洞,因該窟地下有有泉水湧出而得名。(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此為旁邊岩壁上的窟龕,神像風化得非常嚴重,畢竟經過了1500年歲月的洗禮,風化是有理可循的。但和當年為了雕刻的便利性,選在石頭硬度相對較低的雲岡,使得佛像較不耐風吹雨打也有關。

 

  

 在這個窟龕內,幾乎看不出雕像的模樣。此刻更印證了導遊的回覆,因為在到達石窟之前,我問她如果每個洞窟都觀察,需要花費多久的時間?原來是很多窟龕都風化得非常嚴重,因此旅行社安排停留的時間,大約只有2個小時。對一般人而言,時間真的足夠了,同團其他團員大約一個多小時後就坐在樹下休息聊天。而我把握這僅有的2小時,恨不得把這被列為世界遺產的佛雕藝術,永遠的留存在腦海中

 

  

繼續往前觀賞,所有的洞窟都在右手邊,依山而建。

 

   

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像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鑲嵌在雲岡半腰。

  • 1.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即入口處的部份)
  • 2.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佈滿浮雕。(最精彩的部份)
  • 3.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 (最後面的區域)  

 

  

(第3窟)主坐像為阿彌陀佛,左右協侍菩薩為「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即【西方三聖】。從雕造手法判斷,應為隋唐時期的作品第3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窟分前後兩室,主尊阿彌陀佛像高10公尺。

 

 

(第3窟)附屬窟洞的3-1窟。為一門配五窗,因門上刻有有「碧霞洞」三字,故人稱之為「碧霞洞」。此洞位置較為敏感,因為擔心落石傷人,故只能遠觀。

 

 

(第4窟)外景。(圖片由網路截取)

 

(第4窟)門面低於窟內,要爬上台階才能到洞內,據推斷可能工程未完工。其實導遊是越過此窟洞的,說裡面沒有東西。而我幾乎也看不出有什麼東西,裡面風化得非常嚴重。

 

  

(第5、6 並列),窟前分別建有五間四層木構樓閣,是清代順治八年(西元1651年)修建的。 

 

  

(第5窟)大佛洞。釋迦牟尼佛坐相高17公尺,兩手呈禪定印,結跏趺坐於中央,是雲岡石窟最高的造像,佔據了窟內大部份的空間。窟內主要造像題材是三世佛,即過去、現在、未來佛。過去是「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

 

 

(第5窟) 佛坐下有信眾供奉的錢幣。

 

 

(第5窟) 佛立

  

(第5窟) 壁上方有大象馱塔。

 

 

(第6窟)釋迦佛洞。出入口的壁畫,應為清代所繪,在日本似乎有相類似的圖繪。

 

 

(第6窟)是「雲岡石窟」設計最精細、雕刻最華麗、內容最豐富、造像最多的精華洞窟。洞窟中心置有連接窟頂的塔柱,高達15公尺,塔柱與四周壁上雕刻有釋迦牟尼佛傳教事,亦稱為「塔廟窟」。 看著同行的台灣領隊用手機照相照個不停,我不禁懷疑的問她不是來過多次了嗎? 為何還這麼有興趣?  原來第6窟內向來是禁止拍照的,直到今年(2018年)1月才解禁,想不到自己這麼幸運!

 

(第6窟)中心塔柱東面大龕的交腳菩薩。

 

  

(第6窟) 雲崗石窟開鑿的高峰期是北魏孝文帝時,石窟的主要結構多沿襲漢朝,佛像的衣著與表情也與初期較為不同。例如大多數佛及菩薩的服飾都近似于南朝士大夫的穿著,且臉形、五官也較為世俗化、漢人化。

 

   

第6窟)洞窟內由下到窟頂全部滿雕,細看還有故事的脈絡可循。當年對佛教的虔誠及雕刻藝術的精美,令人佩服。

 

(第7、8窟)並列,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目前暫停開放)。

 

  

(第7窟)後室南壁明窗與窟門之間供養天人像,俗稱「雲岡六美人」。(照片由網路截取)

 

  

第8窟有名的「合掌露齒菩薩」,臉上還有一對酒窩。(照片由網路截取)

 

 

(第9窟、10窟)並列,同期開鑿,均分前後兩室 。(圖片由網路截取)

 

 (第9窟) 前室的交腳菩薩。

 

   

(第9窟) 為仿木結構的瓦牆屋頂和門樓。

 

 (第9窟) 佛坐像

 

(第9窟 )前壁的窟門,滿是石雕。

 

  

(第9窟 ) 壁內石雕有許多佛典故事。

 

(第10窟) 前室

 

  

(第10窟) 這尊菩薩的鼻孔,也刻劃得也太明顯吧!

 

   

(第10窟) 這尊菩薩的手勢好像在比YA!

 

    

(第11~13窟)並列,目前不開放。

(第11窟)中央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東壁有北魏太和七年造像題記。

(第12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形象。

 

 

L1120279.JPG

( 第13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圖片為父親2012年山西遊所攝)

 (第14窟)雕像多已風化。

 

  

(第15窟)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 第16、17窟)外景。

 

  

(第16窟)外景。第16窟至20窟即「曇曜五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五個洞窟,為北魏時期高僧曇曜於文成帝和平年間(公元460-465)主持開鑿,通稱曇曜五窟。在雲崗石窟開鑿的初期,其風格帶有濃厚犍陀羅及笈多王朝的色彩。佛像的姿勢也明顯反映了外來的風格,包括臉形較為豐腴、肉髻較高以及眼廓深、鼻子較高。

 

  

(第16窟)窟形橢園,中間主佛立於蓮座上,周壁雕有千佛與佛龕。釋迦立像高13.5公尺,著褒衣博帶式佛,胸前結帶下垂,衣紋作平直階梯式,屬於太和改制後的樣式。身著厚重的毛氈披,胸著佩結帶,大裙齊胸,立於蓮花座上,顯示出【道武帝】拓跋矽征服鮮卑諸部,建立北魏王朝的英雄氣概。

 

 

( 第17窟)交腳彌勒佛倚於須彌座上,風化損壞嚴重。以未來佛彌勒菩薩為主像,高達15.6公尺,窟小像大,表現出【明元帝】拓跋嗣的盛氣凌人的樣式。

除了風化,為何佛像還千瘡百孔呢?原來清朝時為了保護佛像,曾大規模的重新泥塑。工匠將木樁打入佛像並繞上繩子,以類似今日的鋼筋混凝土工程的方式進行維修。但當泥層脫落時,木樁就外露,因而使得佛像千瘡百孔。

 

(第18窟)佛立像,高15.5公尺,主像身披千佛袈裟。

 

 (第18窟) 釋迦立像暗示了曾經滅過佛的【太武帝】拓跋燾,從臉部表情露出一種懺悔的神態。在石窟藝術方面,主像身著輕薄貼體,衣紋緊密的服裝,反映了印度恒河流域一帶笈多造像的某些特徵。

 

  (第18窟) 釋迦立像左側造像。正壁東上方的羅漢浮雕造像,以個性突出,形像生動,被譽為雲岡早期造像的佳作。

  

(第19窟)是曇曜五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6.8公尺,主像釋迦呈結跏趺坐,面容慈祥,端莊穩靜,是【景穆帝】拓跋晃的象徵。拓跋晃是佛教的崇拜者,可惜未登王位便去世了。

 

 (第19窟) 窟內雕滿千佛。

 

(第20窟)的露天大佛是雲岡石窟的標誌。主像高達13.7公尺。面容豐滿端莊,雙肩寬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結跏趺坐狀,手示呈大目如來「定印」狀,定印,又稱禪定印,是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的意思。據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禪思人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露天大佛是【文成皇帝】的象徵,他恢復佛法,開鑿雲岡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態,表現出佛教徒對他的敬意。大佛的衣紋成階梯狀排列,線條簡潔,顯示出一種粗重厚實的質感,反映了犍陀羅造像和中亞牧區服裝的特點。

 

(第20窟)的外側檐柱已坍塌,才成為露天造像,是雲岡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看完東、中部窟區(即1-20),我們接下來要參觀西部群窟(21~45)。 

 

西部群窟(21~45)多開鑿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石窟規模縮小但數量增多。本期的石窟多是為了祈求平安及超渡亡者而興建,故在窟中有世俗男女供養人排列于龕下。

 

(西部群窟)並未全部開放,其中約有一半還在整修中 。

 

( 西部群窟)外貌。西部石窟規模明顯縮小許多,但數量增加許多。窟外並未一一標示洞號等,僅能以幾張照片為代表。

 

(第39窟)為「塔廟窟」。   

 

(第39窟)壁內滿雕千佛。

 

(第39窟)塔廟窟內的中心塔柱。這個塔柱是「雲崗石窟」中,中國傳統閣樓式圓雕塔最典型的一座 ,是人們認識北魏木結構佛塔樣式,不可多得的重要參考資料。

  

許多窟洞內的造像 ,已見風化的痕跡。

  

窟洞入口左右兩側雕有神像。

  

窟洞雖小,但窟頂也雕滿了大小不同的神像。

  

洞龕上方有飛天。

  

石窟位置圖,供有興趣的朋友對照。(圖片由網路截取)

 

走完45窟,盡頭還有個「雲岡博物館」的標示路線,且讓我們進去看看。

 

「雲岡博物館」為了保護石窟,和不影響石窟原始風貌,因此採用了沉降式設計,主體建築都在地下,和石窟群合為一體,非常特別。

 

館內的文物,是以雲岡石窟的藝術文化及收藏為主。博物館為2011年所建。

 

逛完雲岡石窟,我們沿著這條筆直的道路離開,即將搭乘接駁車到出口處。

  

該和雲岡石窟說再見了!不知將來是否還有機會再來,但至少曾經來過 !

雖然只短短逗留兩個小時,但當年的佛教盛世和石雕藝術,卻深深震撼著我,也滋養了我的心靈。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但1500多年前卻是真真實實的在中國發光發熱。只有身臨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當年佛教對中國影響的深遠。感恩這一趟「雲岡石窟」之旅,除了開眼界,也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arrow
arrow

    Cher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