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對我說,你對寺廟似乎特別感興趣,自己從不置可否! 我好奇於民俗信仰的由來;對寺廟的建築文化,也感興趣。今天特地來到嘉義的「慈龍寺」,為的是國寶級大師「林玉山」的5堵【濕壁畫】。

什麼是【濕壁畫】呢?【濕壁畫】是在牆壁未乾的時候,就直接將顏料塗在牆壁上面作畫,因產生化學作用而相當耐久;敦煌壁畫、西方大教堂都使用該畫種。【濕壁畫】因為不能修改,一般只有畫藝精湛的大師,才有能力完成。

 

 

幾個月前就想來參觀這間寺廟的濕壁畫,早已忘卻是什麼樣的因緣,得知廟中有國寶級大師的作品。好像是某天心血來潮,想多了解一些林玉山的生平,而意外Google到的吧!無論如何,今天終於如願以償的來到這兒。

【林玉山】何許人也? 他的畫作又有何吸引人之處呢?林玉山是台灣早期著名的畫家(1907年4月1日-2004年8月20日),生於嘉義,1926年前往日本就讀東京川端畫學校西畫科。1927年參加第一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即獲入選,與郭雪湖、陳進同被譽為「台展三少年」。光復初期擔任省立嘉義中學美術教師,1951年轉往師大美術系執教直到退休。2016年電視劇【紫色大稻埕】介紹的就是這群台灣早期畫家的故事。

 

  

林玉山,蓮池,1930,膠彩、絹本,146.4 x 215.2 cm,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這幅林玉山最著名的畫作「蓮池」,在2015年被文化資產局登錄為中華民國國寶,成為台灣第一件創作於20世紀、被指定為國寶的畫作。

 

  

位於嘉義市長榮街的「慈龍寺」,是一間小而巧的廟宇,和一般富麗堂皇的大廟不太一樣;它像是社區街坊間居民的家廟,樸實中不失莊嚴。據說慈龍寺因為沒有錢可以翻修,才得以保留著國寶級大師的作品。想不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慈龍寺竟因林玉山的畫而貴, 這是廟方始料未及之事。

 

   

今天依循著出入宮廟的慣例,由右邊的門進入慈龍寺參觀。

 

「慈龍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在1946年由鄰里居民出錢出力興建,1949年完工。

 

   

慈龍寺範圍並不大,進入廟內馬上就望見右邊牆面上修復中的【林玉山】作品「萬年封侯」,畫作用護膜保護著。

 

  

(5-1) 濕壁畫之「萬年封侯」。這是懸掛於慈龍寺辦公室的輸出圖全貌,是一幅有顔色的彩繪畫作。

這張「萬年封侯」有個有趣故事,原畫上只畫了一隻土蜂(即最上方猴子在拍打處);但作畫時因滴墨在下方,林玉山靈機一動,將其化為另一隻蜂(即最下方猴子的尾巴左下方處),此時更展現出林玉山深厚的繪畫功力。

 

  

猴子尾巴左下方的蜂。(看似有兩隻,有機會再查證)

 

林玉山在老家對面的慈龍寺廟內繪製的這5堵「濕壁畫」,是他生平「唯一」繪製於宗教建築本體之壁畫作品。經過70年的香火煙薰、白蟻蛀蝕等,部分壁畫出現褪色及煙燻,其中《八駿馬》更因地震等因素,破損較為嚴重。2018年嘉義市文化局補助200萬,委託南藝大邵老師團隊修復;預計今年 (2019年) 9月風華再現

  

 

慈龍寺的5幅濕壁畫是如何為大眾所知呢? 這是2014年,在林玉山的兒子-故宮前副院長林柏亭教授見證下,才正式對外曝光。當時因受長年煙燻、潮溼等因素,牆面黑到幾乎見不到畫作的原貌,後有南藝大邵老師團隊無償協助修復。

5堵濕壁畫經嘉義市政府在2017年8月30日公告為【一般古物】。5堵濕壁畫均以動物為主題;為雲龍、駿馬、猴、鹿及鶴,含有吉祥、福祿、封侯、圓滿之意;為林玉山時值42壯年之成熟階段作品,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分別為雲龍、受天百祿 (鹿)、降爾遐幅 (鶴)、萬年封侯(猴)、八駿馬。

 

欣賞完右側牆面的封猴圖,我們移步往主佛龕區看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像背面即是【雲龍】圖,目前也有護膜維護中。林玉山以水墨作畫在石灰牆上的作品,不同於一般寺廟的線條木雕圖,但此畫因部分隱藏於神像後方,一般無法欣賞到全貌。

 

 

畫面正中間披霞戴冠的小尊觀世音菩薩像,正是創廟之初的第一尊菩薩像。慈龍寺的歷史沿革是記錄為清乾隆41年(西元1776年),由一群佛教徒將浙江普陀落伽山觀世音菩薩,迎請至當時的諸羅縣桃城外河溝北側番社口,就這樣留在當地建廟祭祀。

 

(5-2) 濕壁畫之雲龍(原貌輸出圖)。雲龍是日本龍,和台灣的龍長得不太一樣;看來凶猛,眼神也特別銳利。因為林玉山在日本就讀美術學校,畫上日本龍就不足為奇了。龍為神獸之王,象徵觀世音菩薩的坐騎。

 

 

(5-3) 濕壁畫之八駿馬(原貌輸出圖)。八駿馬圖位於左側牆面。

 

「八駿馬」所在的左側牆面,看來空無一物。其實這是最難修復的一幅畫,目前還在努力中,9月份後一定要再來看看修復的成果。

【八駿馬】因地震破損,加上氣候潮濕、白蟻侵害、香煙薰染等,畫作損傷最為嚴重。民國53年因白河大地震,而導致八駿馬的結構性產生嚴重劣化,壁畫損害,故八駿馬於民國64年由廟方託人以合成夾板仿繪八駿馬主題之水墨畫,覆蓋於原壁堵,使林玉山真跡至民國106年,已有54年未有人親睹該畫。~以上為解說牌之說明,不知修復後,真跡能否重現?

 

  

這是八駿馬圖背後牆面,可看出結構非常脆弱;八駿馬圖是損壞最嚴重,最難修復的一幅畫。當年的建築牆面,是以竹編為骨架,以稻草、稻米殼和泥巴混合填充成型,最後再以石灰將牆面外層鋪平滑。林玉山先生就是直接用水墨,將圖畫在這石灰鋪平未乾的牆面上,連事先用鉛筆勾勒的動作都沒有,就將畫生動又精準的表現出來,令人嘆為觀止。

 

 

(5-4) 濕壁畫之降爾遐幅 (鶴)(原貌輸出圖)

 

「鶴」位於右側神龕,在註生娘娘、土地公的背面。

 

 

(5-5) 濕壁畫之受天百祿 (鹿)(原貌輸出圖)

 

「鹿」位於左側神龕背面。

 

 

看完五堵濕壁畫,再來看其他建築特色。龍柱上的大南瓜,是日常生活中常見元素的呈現。

 

 

龍柱上的「小天使」,這是中西合併圖案的表現。顏色的彩繪,則是後期才加上去的。

 

   

石獅子的線條也是後來才彩繪上去的。

 

   

鐵窗是早期手工打造。寺廟的建築工藝等工事,都是當年的本地木工及匠師所打造,這和其他寺廟的向外應聘雇工不太相同。鐵窗內的木雕也有著不同的故事。

 

這是木雕窗戶的背面,縷空處在黃昏時,剛好承接著西晒落日光影,投射在寺內的六方形地磚上(六方形地磚代表龜,龜是長壽的代表),光影在地板上閃爍晃動,猶如海面上的水波,相徵著龜處在有水的地方。這是當年匠師的巧思佈局,心細得令人讚賞。

  

 

  

慈龍寺的門神很不一樣,是以四大天王之【東方持國天王】和【南方增長天王】作為門神形象。此為【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代表『風調雨順』中的『調』。

 

  

【南方增長天王】手持的劍,即「劍鋒」,代表『風調雨順』中的『風』。

 

  

這是慈龍寺前的【埕】,左邊為活動中心。這處信仰中心,也是鄰里間最好的聚會之所。

 

  

照片上早餐BAR和鐵皮屋之間的停車場,就是林玉山的故居。當時慈龍寺建造的位置,就在林玉山住家的對面;加上林玉山又是嘉義中學的美術老師,因此貢獻自己所長,和觀世音菩薩結了這特別的因緣!

 

  

慈龍寺目前由財團法人管理,聘有專職人員。今天很幸運,就是由學美工出生的林姓專職帥哥一路導覽。他告訴我,大門右側對面的閒置日式房舍,産權為公股銀行所有。慈龍寺已與他們提出申請,協調未來將整理規劃成可利用的學習空間等。

 

  

另外,大門正前方有著圍牆的三角畸零地,同屬公股銀行,未來將進行綠化和彩繪。

 

  

而慈龍寺正前方這被拆成半棟的日式房子,已有其他單位進行規劃中,廟方也將與之配合。

 

 

近看這僅剩的半棟日式房屋,結構仍屬完好,大門非常特別,有著日本鳥居形式。若能好好運用,必定有其特色。林先生還告訴我,他們正緊羅密鼓的在進行附近社區的改造;期盼未來慈龍寺能夠結合社區的營造,讓大家來到這兒,不只感動於林玉山的溼壁畫,還能體會更多不一樣的氛圍。

 

慈龍寺附近巷弄內,有著多間日式舊建築改裝的小店。日治時期因為阿里山森林資源的開發,曾帶動嘉義的風光和繁榮;而今留下這些日式屋舍成為回憶。

這一趟「慈龍寺」之行,和以往參觀的熱鬧宮廟氛圍很不一樣。藏著林玉山溼壁畫的慈龍寺,像是一座迷你美術館,讓整條巷弄不僅發光,也充滿了藝術氣息。今天漫步在這寧靜悠閒的巷弄中,和大師在不同的時空擦身而過,心中滿是喜悅和感動!

 

後記:(2019.09.15)

因緣際會又來到嘉義,特別彎進慈龍寺看看濕壁畫修復成果。終於看到「八駿馬」圖,雖然是用謢膜保護著,未正式完成(還缺最後的上色),但仍有所收穫。最終在廟方人員同意下,拉開護膜,拍了兩張照片。在畫中看大師畫馬的線條,只能用嘆為觀止四字來形容。

 

「八駿馬」

  

 

   

  

arrow
arrow

    Cher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