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街60巷的記憶」是今年(2017)9月30日才完成並正式對外開放的歷史再現場景。它位於壽山山腳下,也緊臨西子灣和哈瑪星,是高雄最早開發的地方,飽含著豐富的歷史和人文。當生活物質越來越富裕時,我們更應該追求心靈層面的進步。發掘周遭的歷史文化進而了解認識它,是一種智慧的啟發。因為愛周圍的人事物,會發覺自己得到更多。今天就隨我來找尋「登山街60巷」的記憶吧!

「登山街60巷的記憶」緣由:2017年文化部補助各縣市「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高雄市府見城案獲20億、興濱案7億元,是唯一提報2案皆獲通過縣市;「見城」規畫重現左營鳳山舊城「台灣第一石城」風華,「興濱」則分山、港、鐵、町四大主軸,復興 *「哈瑪星」歷史場域。而「登山街60巷」是高雄第一處完成的歷史重現場域。

 *「哈瑪星」地名由來:因日治時期有濱海鐵路通過,「濱線」日語為Hamasen,當地居民稱之為「哈瑪星」,泛指「南鼓山」地區。

 

 

「登山街60巷」並不難找,只要先抵達中山大學的「西子灣隧道 」。面對隧道口,往右邊的路走進去就是登山街了。

 

  

大約100公尺就是登山街60巷。很難想像小小的60巷,真的會有什麼特別的場景?

 

步入60巷不久,發覺地面有新鋪設的柏油路,而遠方似乎真的別有洞天。

 

 

找到「登山街60巷的記憶」了,這是一處「古道與水道交會的歷史場域」。登山街 60 巷是一個集合清治、日治及戰後移民特色的歷史場域,見證哈瑪星在高雄開發史的重要地位。

  • 1864年打狗正式開港,從壽山山腰湧出的山泉水,流經登山街60巷到港岸邊,成為商船取得淡水的地方,取名「打水灣」。當時的英國領事館副領事史溫侯取得土地,原想興建英國領事館,後來因評估並不合適,便贈送給外國人社群設立打狗【外國人墓園】。
  • 1886年,臺灣巡撫劉銘傳為加強打狗港防禦,於壽山大坪頂興建砲台,1889年向英國採購的三尊 【阿姆斯壯後膛砲】,以人力沿登山街60巷的石階古道運送上山安裝。
  • 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亦曾從位於古道旁之「壽山館」出發,登踏古道俯瞰港灣美景。1925年開始闢建壽山紀念公園,而後登山街60巷遂變身為俯瞰港區的「展望道」。哈馬星築港時期,在古道東側闢建兩處平台,作為高雄築港出張所官舍。二戰結束的1945年轉為高雄港務局的官舍。
  • 二戰後,來自中國的軍眷及城鄉移民陸續遷入,在山坡空地上自立搭建簡易房舍,形成山城聚落。古道西側聚落目前仍保持完整,東側的建物已大部份拆除,留下局部的牆、柱及花磚。
  • 1998年撥給中山大學作為校地。

 

由這張老照片可以看到「外國墓園」,建築物可能是教堂。目前墓園已不存在,墓園前的潟湖也填平成海埔新生地,均成為一般民宅。

 

 

(外國人墓碑 )

墓碑主人為西元1880年,在高雄港外海觸礁發生船難的愛爾蘭籍船員「Willian Hopkins」。有一位在地的文史研究學者麥漢鳴先生,因為偶然的機會發現這塊墓碑的歷史,經過尋尋覓覓,最後竟然與遠在北愛爾蘭的墓碑主人的家人後代取得聯絡。時空轉移已一百多年,據說晚來的人想將那塊墓碑移走,卻發生許多怪事移不走。

五十多年前,墓園區域仍存在著近四十座的墓碑,如今卻僅剩下兩座墓碑及一塊基座,現均被社區內建物所包圍,其餘的墓碑及墳墓底下的遺骸,已下落不明。「外國人墓園」是1624 至1661年間,荷蘭人統治台灣,當時在高雄活動的外國人去世後,研判被埋葬在現今英國領事館附近;1871 年時,來自各行各業的外國人,共同集資興建一座新的「外國人墓園」,作為去世的外國人埋葬之處。此座墓園在1871年啟用,1877 年時因哨船頭山丘上面的墓園地主將土地出租予他人,因而原來安葬在哨船頭山丘上的墳墓,被遷葬到此座新建的墓園。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當時的日本政府將此塊墓地,編列為英國政府永久租用地,1908 年將外國人墓園前方的天然潟湖填築為海埔新生地後,成為今日的哈瑪星地區。

1939 年在二次大戰後,英國對日本宣戰,墓園因而暫無人管理。1945 年,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台灣,當時墓園雖陷入荒廢,但多數墓碑仍在,直到1967年,台灣省政府將墓園土地地目由「墓地」變更為「建地」後,在當時都市規劃與建管失衡的情況下,民眾佔用所產生違建戶陸續破壞墓區,使得具有歷史意義的外國人墓碑,慘遭挖掘丟棄或變賣,當時也有民眾因不法買賣「外國人墓碑」而遭逮捕判重罪。(以上資料由網路轉貼)

 

 

愛爾蘭籍船員「william hoprins」的墓碑就隱藏在左下角,第一台和第二台摩托車之間的牆內。另一座墓碑及一塊基座,待下回有機會再去尋找了。

 

  

日治時期的「壽山館」已消失,目前是中山大學的校區。

 

 

「阿姆斯壯大砲」(照片由網路截取)

「阿姆斯壯大砲」就是清代淮軍從打狗海關碼頭運送至「大坪頂砲台」的大砲。

至於「大坪頂砲台」所在地,僅限於日治文獻文字記錄,及地圖上的概略位置。1937 年爆發中日戰爭,壽山公園劃入軍事管制區,直到今日雖已成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但目前壽山部分區塊仍屬管制地區,「大坪頂砲台」被遺忘在壽山上,砲台位置始終是個謎。

 

  

這是一張歷史重現的區域圖,高雄市都發局還原硓𥑮石牆、古道、機槍堡、防空壕等設施,並整理莎草濕地、山泉水道等自然地景;共分為十大區域, 今天就依此來探尋一番!

  1. 高雄築港出張所官舍區和防空壕。                  
  2. 機槍堡。                                                            
  3. 高雄築港出張所官舍駁坎。                               
  4. 壽山清代古道。                                                  
  5. 山城聚落的記憶。                                              
  6. 戰時指揮所便道與硓𥑮石排水道。                   
  7. 硓𥑮石排水道。                                                  
  8. 打水灣水道遺跡。                                            
  9. 二戰後的山城區民遺跡、二戰蓄水池。          
  10. 清代古道與日治展望台。

 

 

1. 高雄築港出張所官舍區和防空壕。

(解說牌內容)二戰期間,高雄港管理單位-高雄築港出張所,為因應高雄港擴充及太平洋戰爭,約於1938年間在「外國人墓園」上方建造汽車道路、駁坎、兩處石砌平台、所長官舍與工務係長官舍。

所長官舍(現為中山大學職務宿舍乙棟)位於上方平台,建有二棟木造洋房與汽車車庫;工務係長官舍(即現場域)位於下方平台,建有木造平房,基地東側留存一座工法精緻的防空壕。

 

目前這棟仿日式新建築規劃成「公共廁所」。當天在巷口與一位老婦探詢時,她還笑嘻嘻地告訴我上面有間很漂亮的廁所。 

 

 

「工務係長官舍」區的這顆大榕樹也見證了歷史的歲月。

 

 

工法精緻的防空壕 - 戰爭下的紀念品。

 

 

離開出張所與防空壕,沿著斜坡往上走。路的盡頭就是「機槍堡」。

 

  

 2. 機槍堡。 (位於小斜坡上面)

 

機槍堡(解說牌):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在壽山成立高雄要塞司令部。1944年美軍開始密集轟炸高雄港,造成港內大量沈船,要塞工事損害嚴重。1945年2月,日軍成立陸軍獨立混成第100旅進駐高雄要塞。由於日軍獲得情報,美軍攻下呂宋島之後,計劃從高雄登陸,因此展開壽山防禦工事,在山麓道路入口,新建機槍堡。

1945年2月至8月期間,日軍在壽山地區建造大量機槍堡。現今除了這座機槍寶,在壽山國小、萬壽路與興國路交叉口、旗後山、左營龜山等,也可找到日軍機槍堡。

 

  

這是「旗後山」的「機槍堡」。就位於旗津星光隧道的出口處,緊臨山壁。

 

 

機槍堡後面往上的水泥階梯,目前仍有住戶。很難想像在高雄的市中心,仍有這樣遺世獨居的世外桃源。

 

  

由機槍堡後方階梯的位置往下望。一會兒要沿著右邊的路往上走。

 

 

3. 高雄築港出張所官舍駁坎。

右行到底後,看到一個駁坎解說牌。*「駁崁」是擋土牆的俗稱 ,就是具有擋土與護坡功能的牆 。

 

 

解說牌上寫著:此駁坎約建於1938年,選用壽山生產的石灰岩,挑選孔隙小,材質硬的大塊石灰岩,以人工裁切及打磨後,採日本石垣堆積工法的「谷積法」,以傾斜方式堆疊,施工時要求平直斜邊線及平順的弧度,做工精緻,應是日本工匠作品。同期建於汽車道路旁及係長官舍區的硓𥑮石駁坎,採用本地的硓𥑮石,粗糙表面僅略作磨平,採用「野面積」法所堆砌的駁坎。 

 

  

離開駁坎,沿著蜿蜒的山路繼續往上走。右邊這面牆內是中山大學的職務宿舍。這面硓𥑮石駁坎,即是採用本地的硓𥑮石,粗糙表面僅略作磨平,採用「野面積」法所堆砌的駁坎。 

 

 

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乙棟(為當年築港出張所所長官舍所在地)。

 

  

4. 壽山清代古道。 

清代時期的打狗山(壽山)以大坪頂炮台為中心,對外有四條古道。文史學者命名為哨船頭古道、鹽埕埔莊古道、內惟越嶺古道、柴山部落越嶺古道。

哨船頭古道以清代大坪頂炮台旁的打鼓山營盤的南營門為起點,由東南向下山,經壽山館位置,向南至登山街60巷古道,經過登山街、哨船街至雄鎮北門炮台。此古道也是運送阿姆斯壯後膛炮至山上的古道。

 

 

清代古道原為泥土路,陡峭路段鋪設打磨及切邊的硓𥑮石,日治時期已改為階梯步道,並經不同時期的修繕,古道兩側的硓𥑮石駁坎,為戰後居民所建。現於古道上方大葉欖仁處,仍可見早期的硓𥑮石路基。(以上為解說牌內容)

 

5. 山城聚落的記憶。  

1954年第一批山上防空部隊的軍眷住進此區域,共7間宿舍。第二批住戶是浙江人(含大陳島人),住在古道上方,形成浙江方言聚落,約10戶。第三批住戶是湖南湖北的退伍軍人,住古道的兩側,約10戶。1977年賽洛瑪颱風吹垮山城聚落的簡易房舍,災後重建房屋,再遷入第四批移民,以台南縣、澎湖縣的城鄕移民為主。

本區域的浙江人(含大陳島人)及湖南湖北人,大多擔任鼓山渡船場的船夫或是魚市場搬運工。此平台在1960年代,是人力舢舨船的建造基地,由一位劉師父在此地造船,從外地買入材料,人工裁切、定型、油漆,約建造了15艘人力舢舨船,再以人工搬運至碼頭下水。當時鼓山渡船場的人力舢舨船,浙江及大陳島的船夫用單槳划船、湖南湖北退伍軍人的船夫用雙槳划船,形成特殊人文景觀。台南縣、澎湖縣的城鄉移民則大多從事漁事工作。 (以上為解說牌內容)

 

  

早期的「鼓山渡船頭」以及「人力舢舨船」。

  

 山城聚落。

 

  

6. 戰時指揮所便道與硓𥑮石排水道。

                  

 

解說牌說明:

此階梯步道為日治時期興闢之硓𥑮石砌步道,僅14公尺,下接清代古道,研判這條石砌步道是二戰期間美軍轟炸時,高雄築港出張所所長由官舍通往壽山山路麓戰時指揮所的快速便道。

步道北側有一處三面硓𥑮石砌面的排水道,是1938年高雄築港出張所官舍坡地工程師作的。 

 

 

「硓𥑮石排水道」。                  

 

 

戰時指揮所便道與硓𥑮石排水道。          

       

  

7.硓𥑮石排水道。  

1938年高雄築港出張所官舍坡地工程施作此硓𥑮石排水道,水道兩側及底部共三面為硓𥑮石砌面。經當地耆老指出,1954年初遷至此地,該排水道即已存在,原先與上方天然山溝相接,後來退伍軍人在排水道上面建房子,大雨時排水道的水流湍急,經協調政府部門後,截斷上方排水道,將雨水引流至登山街60巷新做的路邊排水溝,保持此硓𥑮石排水道。(解說牌內容)

 

排水道上游。 

 

  

經由咾咕石排水道的解說牌,方才了解為何排水道沒有水,原來是早已被截斷改道。

 

 

慵懶的午後,在新闢的歷史場景,只有寥寥可數的訪客。連黑貓都用奇異的眼光,瞪著我這個陌生客。 

 

  

8. 打水灣水道遺跡。   

(圖片上中間的植物即為「莎草」)

登山街60巷的歷史場景,是軍事古道與打水灣(Freshwater Creek) 水道的交會處, 歷經百年,仍留有歷史殘跡。水源地位於壽山館後方山坡的密林內,海拔60公尺至80公尺,因地勢關係,天然泉水分別流向登山街60巷下方,及中山大學西子灣校區。水道上段有硓𥑮石砌及護坡,中段有磚石砌護坡,下段有硓𥑮石面溝壁,形成一條具有堆疊歷史的水道。水道附近漫流成自然濕地,有莎草、銅錢草、姑婆芋的濕地植物。(以上為解說牌內容)

登山街 60 巷住戶的水源,在中山大學還沒建校時,均是喝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泉水全年不中斷。附近居民表示,中山大學水源地流下來的泉水,本身是乾淨的,但含有石灰質,因此居民先將泉水放置於水桶中,置入木炭、砂、明礬等,靜置一段時間,可煮沸飲用。日治初期,此壽山山腰的水源地是 1905 年招待日本皇室貴族的貴賓館之水源,在 1913 年打狗水道淨水池完工之前,也是打狗地區居民的飲用水源。

 

  

打水灣湧泉山溝。

因地勢關係,湧泉冒出之後分兩部分,一部分流往登山街 60 巷下方,日治時期提供給哈瑪星地區使用,也當作戰備用水, 分別提供給壽山洞內的戰時防空隧道群及哈瑪星街區使用,戰後成為登山街 60 巷山城居民的飲用水源近 30 年,現今湧泉不再被使用,直接流入到登山街的排水溝; 另一部分湧泉流向中山大學校區,日治時期曾提供給陸軍療養所,及 1935 年的西子灣溫浴場使用。戰後,流經中山大學西子灣校區的湧泉,也未被利用, 匯集至校園內蔣公行館北側的大排水溝,經海水浴場北側沙灘,流入台灣海峽。

 

  

在湧泉溝的位置俯看山下,感覺是視野最好的地方。可惜前面的房舍,遮住了港口。

 

 

看完湧泉山溝,繼續往前走。 

 

 

9. 二戰後的山城區民遺跡、二戰蓄水池。 

 

          

二戰蓄水池(説明牌):山城居民敘述,登山街60巷住戶原本喝山上留下來的山泉水,泉水全年不中斷,約1991年才改用自來水 。

 

  

(蓄水池)

山坡地蓄水池由四個小池子連在一起,為日本人興建。水源地在壽山館上方山坡,以鐵管引山泉水至此蓄水池,另用鐵管連接至山下,供應西子灣防空隧道群及哈瑪星居民取用。水池原本沒有蓋子,方便居民清理雜物,2013年中山大學為防止意外,將蓄水池封頂。

 

  

(二戰後的山城居民遺跡 。)

本場域在日治時期為古道旁的山坡林地,二戰後的退伍軍人在山坡地上建屋自住,有花磚階梯的建物,為孫姓退伍軍人新建的房屋。蓄水池下方,為秦姓及羅姓退伍軍人興建的房屋,兩位以前均在鼓山渡船場當船夫,划人力舢舨船為主。中山大學接收土地後,於2009年拆除建物,現場所見為保留下來的建物遺跡。

 

  

10. 清代古道與日治展望台。

(說明牌)登山街60巷是壽山「大坪頂炮台」與哨船頭「雄震北門」之間的清代古道。1905年台灣總督府在壽山山腰建造貴賓館,作為日本皇族到打狗的住宿賓館。1912年哈瑪星完成填海造陸,住進大批日本人。1918年打狗市區計劃變更圖上,將登山街60巷通往貴賓館之清代古道,標示為「展望道」,成為日本人假日登山的展望道。

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造訪打狗,住宿貴賓館,後改名「壽山館」,打狗山也改名「壽山」。

平台前方視角與上方壽山館相同,為1923年日本皇太子所見的高雄港景觀。


   

物換星移,昔日的高雄港景觀,早已今非昔比。

 

  

沿途仍可見到早期由硓咕石疊砌的擋土牆及古道。一路連通到中山大學的壽山後門,也就是登山街60巷的盡頭。

 

  

登山街60巷盡頭的左邊步道仍在興建中,禁止通行。

 

  

右邊這條新闢步道與壽山半山腰的汽車道平行,可以直通中山大學壽山後門。 (右方為二戰時蓄水池,現已封頂截斷水源出口)

 

  

前方就是中山大學壽山後門,但目前進入中山大學的入口處尚未開放。 

 

 

離開中山大學後門,再返回原路下山。將來工程完工,也可以從中山大學後門依反方向拜訪「登山街60巷 」。

 

 

前兩天的大雨,使得大欖仁樹的落果夾雜著潮濕的發霉味;更有落果不斷打在屋頂上的叮咚聲。早期移民選在此地落腳,可以想見當初生活的艱辛。

 

  

沿著山徑小路下山。

 

 

沿途有清澈的湧泉水排入溝渠。 

 

 

午後的登山街60巷,是個寂靜的小山城。如今繁華落盡,與世無爭,隱藏在城市的小小角落。

 

  

歷史場景的再現,讓自己有了滿滿的收穫。可惜地面只用水泥鋪設,下坡時要稍微注意安全。

 

 

結束了登山街60巷的探索, 回到了真實的世界。

在歷史的場域,彷彿和不同時期的人事物來了一場隔空交會,而我們也將會是未來歷史的一部分。與其緬懷過去,或者擔心未來,彷彿只有現在是最真實的,只能說好好把握當下了!

 

後記: (2018.12.08)

去年剛參觀完成登山街六十巷的記憶不久,就聽聞要蓋一條70多公尺長的溜滑梯,當時還引起環保及文化團體的批評。 想不到光陰似箭,我竟然挑中正式營運的這一天 (2018.12.08) 再度拜訪。

 

 

這條全台最長且少見的滾輪式溜滑梯於11月1日啟用,11月2日~30日試營運,開放每天限額600名免費。 而從12月起便交由中山大學管理,中山大學於12月1~7日維護, 今日(12月8日)正式收費營運。

 

  

 溜滑梯長79公尺、寬55公分,落差16公尺,滑行時間約40秒。

 

   

哈瑪星溜滑梯,是將【時空廊道溜滑梯】和【場域歷史導覽】做結合。收費方式: 導覽+體驗溜滑梯每人100元;或只體驗溜滑梯每人50元。

 

  

(滾輪式溜滑梯內部)

看著絡繹不絕的人潮,和之前空寂的狀況截然不同。雖然不清楚這座溜滑梯的賞味期能有多久,但當大家為了溜滑梯而來時,希望也能了解這個場域的歷史和意義,不要空手而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高雄市 哈瑪星 打水灣
    全站熱搜

    Cher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