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居住在高雄,這幾天也被台灣早晚的溫度凍壞了,趁著白天有陽光,坐火車到屏東的西勢村走走!去晒晒南台灣暖暖的冬陽。

 

 

「西勢站」為屏東的一處小站,只有區間車停靠,每天平均進出的人數也只有兩三百人。而自己也是第一次坐火車到西勢。

 

 

今天由車站後方開始第一個行程,先去找尋網路夯很久的「南洋風高腳屋」泰國餐廳。

西勢車站為了配合「高雄潮州鐵路捷運化」,也在2013年6月25日改為現代化高架車站。由於高雄車站計畫改建為地下化車站,所以南部地區車輛調度作業必須遷至他處,故將屏東市潮州段納入台鐵捷運化的範圍,以密集班次接駁旅客至新左營車站換乘高鐵。

 

 

「西勢車站 」位置較偏僻,沒有接駁的公車。下車的旅客,通常不是有家人接送,就是將交通工具停放於停車場接駁。一路上南國風情盡入眼簾,可以感受到鄉村的悠閒與寧靜,配合暖暖的冬陽,頓時心情覺得特別輕鬆快樂!

 

  

一路上可見豪華的農舍。 

 

 

依著Google地圖,大約700公尺,就到達3號高速公路下的自行車道,而橋下也美化成花園的形式,可以散步或坐下來休息。

 

 

筆直的自行車道,是單車族的最愛。 

 

 

看到「南洋風高腳屋」的招牌了 。由西勢車站過來,莫約2公里的路程,步行時間約30分鐘。

 

 

泰式高腳屋是台灣第一座依傳統泰式建築打造的泰國餐廳。餐廳主人從事泰國貿易多年,特地從泰國引進高腳屋,回到故鄉打造了一個適合遊玩、拍照、聚會聊天的泰式異國建築,充滿著渡假氛圍。

 

 

高腳屋於2012年元月15日開幕。因為沒有消費,所以不能進入園區內參觀。只能就視野所及的部分,拍幾張照片。

 

 

今天為星期日,中午到達時已是客滿狀態,低消也只需台幣$100。今天一個人出遊,下回挑個平日,再和朋友一起來用餐。

 

 

這家餐廳標榜的是自然風,可以預約在涼亭用餐,但沒有冷氣,可藉機體會泰國長年高溫下的環境。但這個季節,應該才是最適合用餐的時候吧!

 

 

園區是由小巷進入,裡頭佔地寬廣。業者也在馬邊設有停車位,所以停車不是問題。朝聖完泰國餐廳,依旅遊地圖往下一個景點「新北勢敬字亭」邁進。

 

 

沿路經過村莊的伯公廟(土地公廟),燕尾屋脊造型,配合鮮艷的色彩,立於鄉野間,總有著一份親切感。

 

 

農村少不了美麗的農舍。

 

 

依著地圖,只找到這間媽祖廟。

 

  

也找到這間古宅。上網再次搜尋,雖有「新北勢敬字亭」的字樣,但找不到任何一張照片或更深入的陳述。事後有些許的後悔,當初應該問問附近民宅的。

 

 

接著回到「西勢車站」,由車站正門出口,進入西勢村,去拜訪其他的景點。

 

  

由鐵路局官網擷取的改建前火車站原貌,很有在地的感覺,也非常有鄉村風。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離開西勢火車站,約200-300公尺就進入「西勢村」內。前方的三叉路口,中間是一座伯公廟。

 

  

三叉路口的伯公廟。 

 

 

「西勢村」為客家莊。這個地方之前已經來過3-4趟,但都是開車過來,坐火車算是頭一次了。接著要拜訪的景點都在附近。

  • 1.客家文物館
  • 2.六堆忠義祠
  • 3.玉清宮
  • 4.文筆亭

 

 

先來看看忠義祠吧! 忠義祠是紀念六堆客家先民保鄉衛家而犧牲的烈士祠,更是六堆客家人的精神堡壘。

*所謂「六堆」是高屏地區客家族群,在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變中,抵禦外侮的聯庄團練組織,並非地方行政區的地名。六堆以屏東萬巒為先鋒堆、竹田為中堆、內埔為後堆、長治及麟洛為前堆、佳冬和新埤為左堆、高樹與高雄美濃為右堆,範圍包含高雄、屏東兩縣市的所有客家村落。

 

 

而「客家文物館」就緊連在忠義祠的左側。「客家文物館」是由忠義祠,與當地民眾捐贈忠義祠後方土地興建而完成。

 

 

首先參觀「忠義祠」。忠義祠建於康熙60年 (西元1721年),除了供奉康熙末年朱一貴事件殉難的客家義民外,後來在雍正10年(西元1732年)吳福生革命、乾隆51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莊大田的天地會起義,道光2年(西元1822年)陳洋事變等殉難的義民也集結在此供奉。 

 

 

西元1895年日本接管台灣後,為了拉攏鄉民,起初並未禁止六堆居民敬天崇祖的祭典活動,但是依然無法壓制六堆人民日漸高漲的仇日情緒,就採取高壓手段,將忠義亭封閉起來,並下令禁止居民祭拜先靈,也使得忠義亭無人維護。 後來在地方奔走下於元1958年重建,並獲蔣中正頒贈「民族正氣」匾額,正式改名為「忠義祠」。

 

 

竹田西勢村在日治前,原為閩人較多的村落,為何忠義亭會建於此呢?有兩種說法﹕一是本來要建在濫濫座(因其為六堆的發祥地),但怕引起閩人不滿,才建於靠近濫濫座的西勢村。另一說是本想建在六堆的文化中心內埔村,但又有人認為西勢的風水好,於是鳳山知縣派人取兩地泥土來秤,果然西勢土較重,所以選擇了此地。

 

 

前方立有各個時期義民的事蹟和牌位。

 

 

參拜完義民祠,我們朝這個連接「客家文物館」的廊道進入「客家文物館」參觀。當然也可以選擇由正門進入。

 

 

文物館的長廊,聯通到位於義民祠後方的展覽館。

 

  

客家文物館於2001年開館,主要目的為推廣六堆客家文化、發揮忠義精神、展示保存客家文物為宗旨。

 

 

建築外觀採客家傳統「土樓圍籠屋」的半圓形格局,台灣第一個仿圓樓造型的館舍建築。 分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的展示空間。

  • 一樓為「客家文物與傳承展示室」
  •  二樓位「客家生活面面觀展示室」
  • 地下一樓「客家農村生活展示區」

 

 

「客家文物館」建築就在「忠義祠」的正後方。土地由忠義祠,與當地民眾捐贈興建完成。

 

  

站在客家文物館2樓,可以看到忠義祠的背面。半月形圍起來的土堆,像是「㙇」,在風水上有「靠山」的含義。 

 

 

 文物館內展示的「伯公信仰」。

這是南台灣六堆客家地方特有的外觀貌似墳塚的「伯公」(土地公)。源於自然崇拜的土地信仰,初墾時期的臺灣客家人依據遠古傳統,常藉由表徵一方福蔭的土石或樹木,做為地祇及墳墓類的塚信仰。

 

 

 「敬字亭」據說屏東六堆客家地區已知敬字亭至少有【43座】,大部分還保持良好,成為屏東客家文化一大特色。 但敬字亭並非客家獨有,只是流傳至今,在客家庄敬字亭分布密度,遠超過閩南人聚落地區,且南部要多過北部。 古人對於有文字的紙張不隨意丟棄,加以撿拾整理,拿到敬字亭焚化,焚化後的灰燼也會選定日期送到海邊或溪邊,任其物化。

 

  

下午3點半參觀完「客家文物館」後,坐下來歇歇腳,喝喝館方貼心為遊客準備的決明子茶。並和當班志工攀談,希望能多了解一些當地的民情風俗。

「客家人」在「客家文物館」總會覺得特別親切和熟悉,而志工是一位嫁來客家村30來年的閩南籍媳婦,早已融入客家環境,說得一口流利的客語。和這位志工姐姐相談愉快,她當下邀約五點下線後,帶我去她竹田鄕的家瞧瞧。趁著等候的1小時,去逛了附近的「文筆亭」和「玉清宮」。

 

  

走出客家文物館,發覺外面有個紀念碑,這是【 江昶榮進士紀念碑】,為當地士紳在江進士130歲冥誕時所立。

江昶榮是六堆地區清領時期的三位進士之一,他連考四次,直到1883年第五回赴京考試,才以42高齡登進士第。朝廷派他出任四川知縣,但他卻急於先衣錦還鄉。卻遇到清法戰爭(1884年),海峽交通阻斷,延宕近2年再赴四川時,出缺已被人補上,還被認定蓄意抗命、予以革職。江昶榮只好暫留四川教學,然而兩年後依然沒發展而返台,從此淡泊仕途,投入文化教育。又由於是進士的身份,所以地方上遇有為喪家需要有功名者來*「點主」,他就成了受邀的對象。有回去替高雄大戶人家陳百萬(曾任高雄議長的陳田錨的祖先)點主,謝禮為240大洋的紅包,他捐出來倡議修建六堆客家忠義亭及修築隘寮溪「昌基堤防」等,深受鄉民愛載。而江家歷代人才輩出,江昶榮的孫子是醫生,第五代的「江俊輝」曾任加州審計長,在2016年宣佈將在2018年競選加州州長。

*「 點主」是替神主牌開光,其意是將亡者三魂中的一魂招引進入神主牌之意,大部分由道士、地理師、族親或德高望重之人士充當「點主官」舉行儀式。

 

 

離開客家文物館不到100公尺,就到達覺善堂(玉清宮)了。

覺善堂緣起福建省閩清縣之聖君廟(距今八百年前),聖君者係「張...連」四位異姓兄弟也。先後誕辰日於唐末天佑年間,時逢五代十國亂世,皇家鞭長莫及,節度使審知開蕃閩省,草萊初開,多有旱潦瘟疫。四位兄弟為幫民眾解除災厄,投拜許旌陽祖師門下學藝數載,學成下山後,為民除去九龍潭中石牛洞巨蟒,巨蟒後為紅頭師公所用之法器【淨鞭】,四聖樂善好施.造福鄉里,民眾因此安居樂業。後四聖受朝廷勅封為「蕭聖為化育真人」.「劉聖為靈應真人」.「連聖為應化真人」.「張聖為大化真人」。玉旨封張聖為[監雷張聖君威靈顯赫法師公]故後世尊稱張聖為「法王公」,本村則稱「老先生」是也,廟方則稱「老先生壇」。(取自屏東縣旅遊官網)

 

 

 

「覺善堂」前為一片廣場,每周六晚上會有夜市,之前造訪時恰巧碰到,很熱鬧又有趣!

1924年「西勢村」發生瘟疫,中西醫皆束手無策,民眾來此拜求得到解救,因感念神恩而建廟。後經多次改建,最後一次擴建於1995年,成為現在的規模。1952年為報神恩擴建廟竣工時,有村民將玉皇大帝轉送覺善堂祀奉,後改玉皇大帝為主祀神。

 

  

「覺善堂」廟後方,和「忠義祠」相同,有著高起如同「塚」型式造型的小土丘。

 

 

「覺善堂」正殿後方,有1978年建造的後花園,還有十來尊仿真人大小的道教神祉。

 

 

離開「覺善堂」,再步行約400公尺就可以到達「文筆亭」。沿途村莊樸實的景象,讓人心情好療癒!

 

  

莫約10分鐘來到「文筆亭」,廣場前恰好有家長帶著4位小女孩來騎腳踏車。據說此處地氣靈秀,廟庭前有一四方形池塘,水池是硯台,塔身頂端有支指向天的毛筆,字爐內燻黑的灰燼為墨,以亭前廣場為紙,形成了筆、紙、硯、墨文房四寶齊備的特殊格局。

 

 

 為何稱為「文筆亭」而不是「敬字亭」呢?因為文筆亭不僅僅用來燒字紙,亭內也供奉著神靈,底層供奉「關聖帝君」、中層「至聖先師孔子」,頂層為「魁斗星君」,象徵文武合一,也是當地考生的精神信仰中心。

  

  

「文筆亭」是1956年文昌帝君降乩旨所建。上圖中間為文筆亭,右側為福德正神, 左側為金爐。

 

  

沿途的檳榔開花了,這就是在餐廳入菜的「檳榔花」。 但開花時就太老了,要含苞時就摘下。

 

 

趕在五點前,回到客家文物館。要去拜訪志工姐姐在竹田的家 。

 

 

坐上志工姐姐的摩托車,約十來分鐘就到達她「竹田鄕」的家。屋前是隻還未成型的「龍」,這是男主人的傑作。而此時男主人恰好從田中作業回來,但他的田可不是種蔬菜水果,而是種榕樹和茄苳樹。

 

 

哇!根本是鄉下「好野人」的家。志工姐姐說這棟別墅的住宅,是由她的先生親手設計,已經有20年的歷史了。 

 

 

喜愛種樹和園藝的男主人,為了去年12月中兒子的婚禮,特別栽種了一大片色彩繽紛的非洲鳳仙花,來增添喜氣。

 

 

男主人由公職退休,三年前突發奇想,想建構一個有兩、三層或更高的樹屋。只是感嘆這個想法來得太晚,否則樹屋應該早就成型了,有志者事竟成,只能祝福他早日成功!或許幾年後,竹田鄉會出現一處滿是樹屋的咖啡農莊。

能認識志工姐姐,還可以拜訪她美麗的家園,屏東人的熱情,深深溫暖了我的心。這是一趟和西勢村美麗的邂逅!只要願意敞開自己的心靈,跨出自己的腳步,台灣處處是文化美景和滿滿的熱情!

 

arrow
arrow

    Cher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