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參加107年度「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社區夥伴參與培力計劃,因此今天又有機會來這一趟社區觀摩之旅。早上七點就來到內惟國小集合,坐上中巴,前往高雄燕巢的金山社區。

 

 

莫約1小時就來到燕巢金山里的社區發展協會。

 

趁著空檔參觀一下周遭的環境。這裡有戶外休息區,還可以野餐烤肉,搭配附近的田園風光,是一處不錯的休閒據點。

 

  

遠方為海拔200公尺的「雞冠山」及山麓下1953年創建的「金山道院」。雞冠山長約一公里,寬六公尺,頂端分裂成雞冠形狀,所以有「雞冠山」之名。但當地居民卻稱之為「麒麟山」,因為它突出的背部神似麒麟尾部。 

雞冠山的地質,和柴山、半屏山同為珊瑚礁岩,在稍後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也是當地的里長「林順輔」提及;在民國70年,當時的政府已經同意水泥業者進駐挖礦,但全村反對,那時大家還不懂掛白布條遊行抗議。 村民們的抗爭方式,是扶老攜幼的拿著竹竿、鋤頭擋住馬路,不讓車子通過;想不到這種方式竟也奏效,因而保護住了這座山。

而這座山不僅僅是一座山而已,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山上會湧出源源不絕的泉水,是村民的飲用水來源。但僅標高200公尺的山,為何能有這種能耐呢?原因就在於燕巢的惡地屬於不透水層,能將水完整的保留在山林中。

 

  

離開發展協會, 里長第一站帶著我們拜訪烏山頂泥火山。「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是農委會在1992年依文資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因為景觀特殊,為防止地形遭受破壞而設立。目前全世界共有27處泥火山活動,而燕巢是台灣地區所有泥火山區中,噴泥口最密集之處,同時也是噴泥錐最發達的地方。參觀泥火山前,我們先前往管理室旁的資料室聽取簡報。

 

  

里長向大家介紹金山社區的特色及發展,還有燕巢的惡地形等資訊。

 

  

泥火山會以五種形式呈現:

  • 噴泥錐 
  • 噴泥盾
  • 噴泥盆
  • 噴泥池
  • 噴泥洞(孔)

 

  

大夥準備進入保護區內參觀。參觀泥火山免門票,只要在管理室登記個人資料即可。其實這裡自己已經來過不下十次,早年還沒設管理室時,旁邊還有土雞城。

 

  

泥火山的【噴泥錐】形式。 這座噴泥錐是台灣泥火山的第一高峰。噴泥錐的高度會依噴泥的濃稠度,及泥漿量的變化而改變,目前高度約3-4公尺。根據里長的資訊,民國70幾年曾高達4-5公尺,但50年前高度大約只有1公尺左右。

 

  

泥火山的【噴泥盆】形式。泥火山是由於泥漿和氣體同時噴出地面,冷卻堆積而成;這些氣體常也可被點燃或自行燃燒。但燕巢地區的泥火山天然氣含量非常低,一般是無法點燃的。
 

  

一早的大雨,使得保留區內滿是泥濘,因此僅短暫的逗留,便準備離開。

 

  

離開「烏山頂泥火山」前的大合照。

 

 

接著參觀另一處泥火山地形 - 新養女湖。【新養女湖】的泥火山為「噴泥池」形式。這裡的天然氣含量較多,地主有時會用火點燃,以便吸引遊客。

  

「新養女湖」位於私人土地上。地主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兼做些小生意,販賣自己種的芭樂和養的蜂蜜等。

 

今天新養女湖的噴泥池範圍,比上回看到的略小。至於泥火山是否會在地底亂竄,隨時改變噴泥處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燕巢泥火山卻是屬於穩定型的。因為烏山頂泥火山的形成,與旗山斷層及泥岩地質有密切的關係。旗山斷層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逆斷層,旗山斷層的錯動使得岩層產生破裂,有利於水分滲入至地底下與泥岩和成泥漿,然後高壓氣體沿著裂隙將泥漿噴出地表堆積而成;故它有一定的脈絡和走向。

 

新養女湖地主飼養蜜蜂的蜂箱。

  

參觀完泥火山, 回到金山社區發展協會,體驗紅龜粿的DIY製作。哈哈! 其實我們只是把紅豆餡包到揉好的糯米團裡,再用模壓製成型罷了。

 

 

蒸好的紅龜粿出籠了。龜粿口感Q彈,紅豆餡甜而不膩,成為我們下午最可口的點心。

 

體驗完紅龜粿DIY,里長帶著大家到社區走走。燕巢山區種了不少竹子,因此當地也盛產竹筍。我們的午餐就有當天現採的涼拌竹筍和一大鍋的筍湯。現採竹筍就是不一樣,口感特別鮮嫩。

 

社區這一顆70歲的楊桃樹,目前正開著花。楊桃樹的主人開心的告訴我們,再過兩個月就結果了。

 

左側為農具展示間,大家圍著聽里長的介紹和解說。

 

  

里長手上這根大竹筒,據說是早年當地居民的夜壺,至於如何使用,只能自行揣測了。

 

 

120年歷史的「陳家古厝」。目前只有一位90歲的老先生居住,白天老先生會走路到附近的兒孫家吃飯,晚上再回來過夜。因為老先生還是習慣於老房子的涼快和舒適。

 

一旁的老屋群。  

 

燕巢是珍珠芭樂的故鄉,受益於土質的微量元素,所以種出來的芭樂品質就是特別好。但芭樂種苗必須經過嫁接方式,品質才能夠穩定。

 

  

燕巢芭樂的種苗園。

 

午餐是由發展協會準備的自助式料理,以健康蔬食為主 。

 

上午參觀金山社區,午餐後就驅車前往台南的台江國家公園,去看看鑽石級的綠建築。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於2009年成立,是全台第8座國家公園。

 

全台唯一「高腳屋」構造的台江國家公園行政及遊客中心園區,是由榮獲101年內政部傑出建築師獎的郭英釗建築師規劃,為保留原有地景地貌的整體設計概念,整個建築量體置於魚塭之上,營造樹叢斷續、蘆草擺蕩與水鳥成群棲息,宛如「煙波之上,水草之間」般靜謐輕盈的建築群落,同時以臺灣傳統建築「埕」的設計概念,創造出可與周邊社群共同進行展演、交流、傳承及活動等親和的場域,與該建築師另一個北投圖書館綠建築融入地景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取至台江公園官網)

 

基地內設置連通水路,讓各自獨立的魚塭連通,並銜接到鄰近的台江水系,形成感潮的水體,活絡水質。除了可避免高蒸發量,造成水質鹽度提高,亦可引入浮游生物、魚、蝦、貝類及底棲生物。此外,於台江水系之連通水路加設水閘門,在暴雨大潮時可自動關閉,以避免淹水。 (資料取自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基地保留既有雜木林、既有灌木草原,避免干擾原有生物棲所。浮動平台的設計為了提供生物棲息的小島。為降低沿海河口廢棄物,當地蚵殼及出海口大量堆積的漂流木也成為建築的一部分,屋頂運用蚵殼與鋪設漂流木,為鳥類提供自然的活動空間。 (資料取自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仿古地圖創造了一個台江島,再將它解構為台江聚落,有埕、巷弄、大小不一的建築實體。台江冬季的風很大、夏季很炎熱,透過風場、日照模擬調整埕、巷弄的寬窄走向;依據機能的分配和連結、樓層的需要、設定實體各部的高度參數,如此台江聚落的雛形於焉成形。

環境模擬軟體告訴我們大自然如何影響聚落的形成,參數化設計軟體則具有在控制點之外由電腦隨機決定的特質,很像傳統聚落裡的人為因素。埕是被建築實體所圍塑出的活動場域,東西向開口的廟埕廣場阻擋了冬季的北北東風,而在夏季同時引進西南風以提供遊客戶外活動的舒適環境。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主要引進西南風,亦使建築物在夏季達到通風降溫之目的。建築群以傳統聚落空間配置,巷弄間仍舊保留台南舊聚落有機親近的尺度,而立面造型帶入數位參數語彙,同時反應內部機能。 (資料取自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一群熱心的龍井社區義工媽媽們,在台江公園建築群最佳打卡處合影。

 

 

欣賞完建築群,大家排排站,留下這難得的畫面。

 

 

台江國家公園綠建築於三年多前完成,但遊客中心仍在驗收階段,目前尚未啟用。今天趁著參訪之便的驚鴻一瞥,中心內展示著當年鄭成功在驚滔駭浪中登陸鹿耳門的意象。

 

 

拜訪完台江公園綠建築,接著來到台南七股區的三股里。三股里幅員廣大,但人口數大約只有一千六百多人。西元1823年,台灣發生爆雨,導致山洪傾瀉,當時的曾文溪流改道,注入台江造成內海陸浮,海岸地形改變,三股成陸,開始有墾民移入,西元1877年,黃當、黃我、黃已三人合股開闢淡水魚塭,是三股地名最早的由來

 

  

於三股活動中心內,聽取三股社區發展協會王小姐的簡報。

 

  

這張壁畫將靠海維生的三股特色充份表現出來;有三股的信仰中心龍德宮、賴以維生的漁業、文蛤及過境的黑面琵鷺等。

  

 

「龍德宮」為三股里的信仰中心。  龍德宮前的埕在每天早上七點,及傍晚時分會有非特定的賣魚攤販聚集。常有當地漁民販售捕撈過剩的漁獲,貨色新鮮,總會吸引大家爭先購買。

 

三股【龍德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於西元1995年重建完成。民初時期村內信徒皆稱龍德堂為「公厝」,並兼作學堂。公厝在民國23年時因洪水沖毀,將金身供奉在爐主家中。民國52年重建,改稱為龍德宮,並由北港朝天宮奉請鎮店媽祖鎮守。歷經20-30年後,信徒們希望擴大改建, 但均得不到媽祖的同意。說來神奇,直到民國82年媽祖才同意,而當年正是三股漁獲最豐收的一年,建廟雖然花了台幣8千多萬,但經費籌措卻出奇的順利。

 

這是媽祖的會客室,桌上擺放著茶杯茶水等。但會客的對象可非一般人,而是媽祖的神尊朋友們!這是我所拜訪過的廟宇中唯一所見,非常特別!

 

接著我們一行人來到離龍德宮不遠的古井和鯉魚池,三股【鯉魚池】是以前當地取用淡水的聚集地,自來水沒普及前,淡水對鹽分地帶的居民尤其重要。有了自來水之後,居民為感念這一口井和水池,便請示媽祖將古井和水池保留下來。水池終年不竭,庇蔭著村里豐衣足食,年年豐收。

 

  

三股街上的一家五金店,店門外掛著屋主當選漁會理事的賀匾,很少見到把賀扁掛在門外的,讓人覺得新奇。

 

  

賣煙火的合格認證商店,有40年的歷史。

 

參觀民國51年創立的碾米廠。三股社區是七股區少數可以耕作農作物的村里,其中以洋香瓜、蔥頭、蒜頭為主;漁業則以虱目魚、蝦類、文蛤及牡蠣為大宗。

 

社區很容易見到堆積如小山丘的牡蠣殼。而牡蠣殼有底有何用途呢? 原來它除了當成工藝材料, 也可以磨成粉,用以改良土壤或做肥料,因蚵殼含有豐富的磷與鈣;或可將蚵殼研磨成細小顆粒狀做成飼料,對蛋雞、蛋鴨的成長及下蛋助益甚大,能增進蛋殼的堅硬度、使蛋殼不易破裂,還能讓蛋殼外表更光亮。 

 

  

參訪的最後行程 - DIY文蛤吊飾。

 

 

美麗的作品。

  

活動結束前的大合照。

出門一趟帶回的不僅僅是「紅龜粿」及「文蛤吊飾」,而是見識到一群為社區默默努力付出的人。社區的改造推廣不是一蹴可成,往往當地人自以為平凡無奇的地方,其實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人文。但如何發掘它,啓發認同感,讓大家願意來愛家愛鄉,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深耕。

今天先後參觀了山和水不同的社區;對照於他們,有著「柴山」及「龍岩洌泉」的龍井社區,擁有更豐富的天然資源和文化歷史。在大家的努力下,龍井社區已經在改變,相信不久後它將蛻變成一處更美麗的地方!

 

arrow
arrow

    Cher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