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遊的第五天,行程都集中於大同地區。昨晚入住於大同市區的「天貴國際酒店」,和平遙比起來,這個現代化的酒店就舒適多了,我們將在天貴酒店住宿兩晚。上午參觀的「九龍壁」和「華嚴寺」,距離飯店大約只有10分鐘的車程;而下午要去慕名已久的「雲岡石窟」,車程也只需4-50分鐘。
我們入住的「天貴國際酒店」位於十字路口的一角,屬於省級的五星級飯店。雖比不上國家級,但也還不錯。
飯店的對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22醫院」,規模挺大的 。
一早大家忙著上班上課,感覺整條街上都忙碌起來了。
轉角的早餐店,有現做的麵條。還真的沒見到賣三明治的。
怎麼大同也有古城牆?其實這個景點是沒有被排入行程的, 但由入住的飯店前往要遊覽的九龍壁、華嚴寺一定會穿越城牆。因此對這裡充滿了好奇新心,於是利用傍晚的空檔,由飯店單獨走來這兒遛遛,路程大約20分鐘。
看來好壯觀阿!它和「平遙」的古城牆到底有何不同?原來它們真的不太相同,平遙古城牆為明清整建後所保留下來的,但大同古城牆卻是2016年11月18日【重建】完成。從2009年開始,在前任市長耿彥波的大同古城重建計劃下,進行了7年的修復才完成;修復後城牆高14米,全長7.24公里。
城牆外側的護城河深約5米,寬約10米。
「大同城牆」的歷史可追溯至北魏時期;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於遼金元舊城基礎上增築大同城牆。清順治六年(1649年),多爾滾率軍攻打大同,入城之後下令屠城並將城牆削掉五尺。1952年前後,大同城牆的北城門、東城門、西城門被拆除,城牆磚也幾乎全被剝離,導致大同城牆成為土城牆。1981年,南城門拆除。千百年來因歷經戰火破損,大同古城牆只剩下幾段殘垣斷壁。
2008年,大同斥資10億元實施古城牆保護工程,經過幾年修復後的古城牆雄偉壯觀,呈現城市新景觀,讓古城牆又重新活過來。
沿著城牆,找到一處沒上鎖的鐡門,就直接進入。
沿著樓梯往上爬。有位清潔婦問我是怎麼進來的?當時還不清楚她的意思,後來才知道參觀城牆,必須由南門購票進入(門票為人民幣$30)。果真,後來要出去時鐵門已上鎖。還好旁邊有個類似管理站的小屋,經過請求,才開門讓我出去。
假如不能原路回去,必須從這個空曠無人的位置走到所謂「南門」出口,不知還要耗費多少時間? 自己真的很幸運!
這就是上來的階梯,右邊即為城內。
古城牆的重建是還原明朝時的樣貌;高聳的城牆,雄偉的門樓,堅固的城門,古人防禦工事的智慧,令人佩服。而遊城牆也可以利用坐電瓶車的方式遊覽,這期間就見有一部電瓶車通過。
城樓內是上鎖的。城牆雖雄偉,但未見有其他遊客,原來我是來到邊陲的東北角。
前任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於2008年起強力推行【古城重建計畫】,總投資5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440億元),預計拆遷8至10萬戶民房,等同拆掉大同市三分之一的房子。如果看過台灣紀錄片「大同」,會對他的鐵腕作風,不寒而慄。
(完工遙遙無期的古城重建一角)
由於工程浩大,當時就有人批評他好大喜功,古城重建不過是造假骨董。同時也擔心,若市長調任,工程是否停擺?幾年後,一語成讖。2013年2月,耿彥波調離大同,轉任太原市市長。此後重建工程停擺,留下巨額的負債,拆遷工程擱置。古城牆雖於2016年完成,但古城內的建設因為缺少資金,重建似乎遙遙無期。
了解古城的歷史後,就讓我們開始今天旅遊的行程。上午第一個行程來到大同古城內的「九龍壁」,入口的這兩棵柳樹也算特色之一。
「九龍壁」是一種裝飾有九條大龍的琉璃影壁,簡單的說,影壁就是屏風的意思。而九龍壁多為明、清皇家所用。大同九龍壁的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朱桂受封代王,赴大同就藩並修建王府,其間修建了九龍壁 。
大同九龍壁是中國現存九龍壁建築中最早、最大的一座。九龍壁的修建目的是為了彰顯代王的尊貴地位。朱桂是皇子,有權使用龍。但根據禮制,該壁既是由藩王所建,其壁上之龍爪只能有四趾(按禮制稱為蟒),而不是代表天子的五爪龍。
「九龍壁」東西長45.5米,高8米,厚2.02米,氣勢宏大。壁身上的九條龍形態各異,背景是流雲和海水。九龍壁造型規整,比例協調,構圖、色彩嚴謹而富於變化。塑造手法流暢。整個龍壁堪稱明代藝術的傑作。
「九龍壁」其實就是一面牆壁,我們就是來看這面牆的,大約10分鐘就可以看完。另旁邊立有三個明清時代的碑,內容就沒有詳讀了。
離開九龍壁,第二個行程【華嚴寺】也在城內。上圖就是大同古城的地圖,可以清楚看出九龍壁和華巖寺的位置。右上角的圈圈就是我逛古城牆的位子,而南門就位於下方圈圈處。還好當時可以在原處進出,否則到南門來回至少5~6公里,如果錯過晚餐集合時間,只怕會被旅行團列為失蹤人口。
華嚴寺因華嚴宗而得名,寺內有遼代的【薄伽教藏殿】和金代的【大雄寶殿】以及諸多彩塑,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華嚴寺坐西面東,據說這與當初契丹族崇拜太陽的「信鬼拜日」特殊習尚有關。
華嚴寺要購票才能進入。
進入寺內,看到這棟建築物,不禁令人莞爾,有一種誤入日本京都的錯覺。這更加印證日本的古建築形式,都是學習中國而來的。
「華嚴寺」為中國現存規模較大且保存相對完整的遼、金寺院建築。其建築規模宏偉,除上寺大雄寶殿和下寺薄伽教藏殿外,兩殿之間還建有一系列殿堂、廊廡、樓閣等,氣勢恢弘而壯觀。寺宇始建於遼代,西元1140年重建,明清兩代重修,今存主體建築呈遼、金風格。
入門後右手邊的鐘樓。
此為左手邊的鐘樓。
「普光明殿」內,由原木雕刻而成的莊嚴釋迦摩尼佛像。
首先拜訪上華巖寺的大雄寶殿。
往「大雄寶殿」方向前進。
走上階梯,就是「大雄寶殿」 。
「大雄寶殿」為上寺的主殿,建於1140年,單檐廡殿頂,面闊九間,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遼金時代佛殿。 *「調御大夫」是釋迦牟尼佛的稱號之一;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的心性,使往涅槃正道,如馴馬師善於調御馬性,故名調御丈夫。
大雄寶殿內有遼金及明代的佛像,為保持文物,故禁止拍照。
寺內園區滿是這種開花的植物,詢問工作人員,他告訴我這是「仙楂」。又長知識了!
在華巖寺除大雄寶殿和薄伽教藏殿外是舊的,其他建築均為2008年後所興建的,包含這座仿應縣木塔修建的佛塔。佛塔下方為地宮,不能拍照。
(文殊閣)
右邊為一片的蘋果樹,甫結出小小的蘋果。
「觀音殿」前立了一尊穿黃色戴帽子披風的觀音。當四下無人時,真的被小小驚嚇到。
園區一角的牡丹花圃,好不容易找到這殘存的花朵。
【薄伽教藏殿】,建於遼代(1038年),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殿內的藻井、壁藏和31尊塑像是寮代的原物。薄伽教藏的天宮閣樓雕工極細,精巧玲瓏而富於變化,是中國現存唯一的遼代木構建築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被中國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海內孤品。
薄伽教藏中存有中國聞名的「合掌露齒菩薩」,什麼是「合掌露齒菩薩」? 且讓我們入內觀之。
薄伽教藏內不能拍照,上網找到這張露齒菩薩照片供大家欣賞。
露齒菩薩簡介:合掌露齒菩薩為這所寺廟的代表文物。佛壇上的諸菩薩像中,以這尊面帶微笑的“合掌露齒”脅侍菩薩像最為生動,堪稱“神品”。塑像高約兩米,赤足站立在蓮花台上,體態豐盈,上身薄袒,衣飾貼體,肘懸飄帶,發束高冠,面如滿月,身姿略側,頸項微斜,雙目半睜,朱唇小開,兩手合十,舉至胸前,露齒微笑,婉麗動人,恰似一個性情溫柔恬淡、體態勻稱秀美、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女,飄然徜徉于佛國仙域,顯現出一種內在喜悅,達到了高度傳神的境界,有被賦予“東方維納斯”之雅號。
紀念品店外的「合掌露齒菩薩」人形立牌。
話説佛菩薩塑像一般都是微笑不露齒,露齒就不莊嚴,也是塑造佛菩薩像的忌諱。據說當時這尊菩薩塑像完成後,並沒有人發現祂呈露齒狀,因為大部分人都被祂那婉麗動人的體態所吸引,且整體架構的完美讓人忽略祂竟然是露齒微笑。還有一說,當這寺廟完工後,當代皇帝親自蒞臨驗收。在驗收這些菩薩塑像時,此菩薩還被皇帝讚許過,說這尊菩薩塑像最唯美。後來有人發現祂竟是露齒造型,但因為皇帝曾經讚許過祂,因此後人也不敢提及這尊菩薩露齒是不雅造型了。
華巖寺遊客不多,它有名門古剎特有的氛圍,環境幽雅清靜,和大陸景點處處人滿為患,喧嘩吵鬧的環境不太一樣。當走出華巖寺外,看著眼前的商店街熱鬧景象,才有回過神來的感覺。
「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山西」,一路上導遊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連著幾天欣賞山西的文化古蹟,已慢慢能體會出這句話的箇中含意了。下午接著要去慕名已久的「雲岡石窟」,將在下一篇專文介紹分享,敬請期待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