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次成為媽祖遶境活動中的一員,自從2017年追大甲媽祖開始,曾先後拜訪了不少媽祖廟,但大都屬於看熱鬧性質。今天和媽祖因緣成熟,竟然有機會暫時成為媽祖的義女去擔「花擔」,心中滿是感恩!這一切都要感謝一年多前「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委託「柴山會」舉辦的龍井湧泉志工培訓課程,讓我有機會和龍井社區的婆婆媽媽們成為好朋友。方有機會接受她們的邀約,加入擔「花擔」的初體驗行列。

 

  

2018/10/20當天去龍泉宮試穿花擔衣服時,看到這張海報,才清楚活動的內容。12/30媽祖就北上到新北市瑞芳的勸濟堂,第二天(12/31)下午回到高雄駐駕於左營。而我們是在31號下午,和北巡回來的媽祖隊伍會合後,一起於左營及鼓山內惟地區陪同媽祖遶境賜福。

龍目井龍泉宮天上二聖母歲次戊戌年科奉旨代天巡狩鯤島北巡大典\鼓山龍目井龍泉宮【舊城十三角落-龍泉媽】主辦

北巡日期:戊戌年(農曆)十一月廿四日至十一月廿六日

●巡狩主帥:本宮開基天上二聖母
 先鋒官:左營店仔頂慈德宮 北極玄天三上帝
 監軍官: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 城隍尊神
 伴駕聖真:本宮虎爺將軍
●本宮大聖母、三聖母、湄洲聖母於第二天前往左營舊城接駕並於第三天一同繞境賜福
●活動日期及時間如下:
◎農曆十一月十六日【卯時】:立旗、張榜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至左營店仔頂慈德宮玄天三上帝進行開營放兵、張榜之事宜
◎農曆十一月廿三日:上午恭請監軍官暨先鋒官蒞臨;下午吉時本宮開大營;晚上八時:本宮廟埕敬拜上蒼

◎農曆十一月廿四日【辰時】起馬:本宮起駕→台中市大甲區鎮瀾宮參禮→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勸濟堂駐駕安營

◎農曆十一月廿五日【辰時】起馬: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勸濟堂起駕→雲林縣麥寮鄉拱範宮參禮→左營舊城歷史步道駐駕安營

◎農曆十一月廿六日:左營舊城歷史步道→回境內繞境(吉時安座)

*以上資訊取自龍泉宮臉書 

 

  

當天(12/31)下午1:00於龍泉宮集合。停好車往龍泉宮的青泉街走去,路兩側掛滿祈福的燈籠,電線桿上也貼了「香條」。「香條」是進香活動的告示紙條,目的是要公告給沿途的百姓、廟宇,說明某神明因舉行慶典或宗教儀式,在遶境時會經過此地。如果神明會留駕、駐駕於此地,香條會直貼;若只是路過,則香條必須斜貼。此處「香條」為斜貼,表示神明只經過而不停留。

 

中午12點多抵達龍泉宮時,只見宮裡宮外喜氣洋洋,參加遶境的相關人員,也在陸續集結中。

 

  

台灣媽祖繞境的科儀起源於台南,信仰中心係台灣祀典台南大天后宮,由於台灣府城是清代最早開放的港口,也是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鎮,主持大天后宮廟務的三郊集團,以航運貿易主控經濟活動,串連台灣島內各港埠,並藉媽祖信仰的分香,維繫各地郊商社團的情誼,以致大天后宮的香火隨著經濟圈的發展而建構出廣大的媽祖信仰圈。因此,每逢媽祖聖誕,各地分香的廟宇及社團就到台南大天后宮來進香,形成媽祖遶境的活動。(資訊取自台南文化局觀光網)

 

  

花擔、燈擔已經在廟外排列整齊。

 

 

大聖母、三聖母、湄洲聖母共三頂神轎已備妥。龍泉宮主祀的二聖母,已於昨天出門北巡;我們現在就是要準備出發前往左營接駕,並於今天下午及第三天一同遶境賜福。

  

原以為要步行到左營(距離約5公里)接駕, 結果是遊覽車接駁我們,來到會合處的左營洲仔東街。

 

   

趁著在等待的空檔,就來花擔初體驗吧! 這些美麗的花擔,讓愛拈花惹草的我一度誤認為是新鮮的花朵,想不到人造花的技術,已經到達這幾可亂真的火侯了! 而遶境時的「擔燈」,「擔花」意義為何呢? 據說「擔燈」可以祈求「添丁」,「擔花」有發的意思,能帶來錢財,或可求得好姻緣。

   

  

也順便來介紹一下這頂帽子吧! 這帽上的圖騰為何是虎而不是龍呢? 龍泉宮不是應該以龍為LOGO嗎? 原因是這次虎爺將軍也伴駕北巡,所以確定是以虎為圖騰無誤。帽子是由信眾發心捐贈,共700頂。 質料、造型都屬上乘之作;大家對媽祖的用心,真的隨處都可見。(照片取自龍泉宮臉書)

 

這是我們的識別證,也可以當行李吊牌,出外旅遊也有媽祖保佑旅行平安,好幸福! 這也是由信眾發心結緣的,共有1000個。(照片取自龍泉宮臉書)

 

  

今天為連續假期,媽祖鑾轎一路由新北市返回,途中還去雲林縣麥寮鄉拱範宮參禮,所以行程有些延後,大約下午3:10才抵達會合的洲仔東路。北巡的陣容也很浩大,共七台遊覽車及四台工作車,合計約300人。若加上今天集結的人馬,估計約500多人。

 

今天共有三組花擔。14人為一組,每組分兩小組,每次上場7人。1人拿著香籃隨時補充沿路的香火不斷,並在參拜時整隊及吹哨子帶行禮;另一香擔一花擔交錯,共六擔。每一小組每小時輪流替換;比起其他全程參與的隊伍, 我門算是輕鬆多了。今天很幸運擔任壓後主帥二媽的花擔。算一算今天花擔的人員就超過40人,其中不少人也是第一次參與;有位媽媽只是去龍泉宮問事,就被媽祖婆點名來擔花擔,還真有趣。

 

大約3:40 PM,一切就緒,準備出發了。

 

  

第一站非常輕鬆的就來到「清水宮」,路程只需10分鐘。

 

  

離開清水宮,路經右邊的「哈囉市場」。

*名為「哈囉市場」是有原因的。這是1958年創建的左營第四公有零售市場,在創立之初,駐紮左營的美軍就近在此購買軍用伙食,菜販常以「Hello!Hello!」為共通語言招呼買菜的「阿逗仔」,哈囉市場因而得名。過去因為海軍也都在此採購,因此也有人稱它為「兵仔市」

 

  

接著來到一公里距離遠的「仙樹三山宮」。仙樹三山宮主祀「仙樹爺公」及「三山國王」。

*「仙樹爺公」的由來:明末鄭成功開臺之初,閩粵移民日眾,遂將崇信之神像迎移台供奉,據悉當年匪賊猖獗之際,人民常懷抱神像護身逃亡,但為賊匪逼害甚急時,將神像遺留於北左營芒果園前的榕樹下,年久雖被樹欉根包沒,猶能神靈顯赫、保佑人民。後被人發現,因身處榕樹欉內,才將此尊金身佛像稱為仙樹爺公,時有信徒祀奉膜拜,仙樹爺公神威顯赫,保佑眾生。(資訊取至維基百科)

 

隊伍接著穿越左營蓮池潭附近的大街小巷,剛開始常被緊跟在後的「哨角隊」所吹出的低沈肅穆聲音驚嚇到,因為音量實在太大了。「哨角隊」的任務是開路及驅魔,在進香隊伍中位居主神轎前方,聽到哨角聲,宣示主神即將到來,請妖魔鬼怪快快離開。每遇媽祖鑾轎啟駕或入廟時,都會吹起莊嚴低沉的哨角聲。

 

  

12月的天黑得早,到達「慈德宮」時還不到5:20,天就暗了。慈德宮的「北極玄天三上帝」是此次媽祖北巡的「先鋒官」。

 

  

5:40PM 到達「北極殿」時,天已全黑。 

 

   

6:30 PM : 抵達媽祖安營紮寨的左營歷史步道。(照片取自龍泉宮臉書)

 

北巡第二晚媽祖安營紮寨按察視事在【左營歷史步道】(照片取自龍泉宮臉書)

 

  

大聖母、三聖母、湄洲聖母及虎爺也安營紮寨於【左營歷史步道】(照片取自龍泉宮臉書)

 

6:45PM: 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辦桌請大家晚餐鳳邑舊城城隍廟的城隍尊神, 是這次媽祖出巡的「監軍官」。

 

  

7:45PM:飽餐一頓後,和被安置在左營歷史步道昏暗燈光下的【王馬】道再見了!這是一匹美麗的雌馬。

 

  

另一旁的雄馬更是健壯威武。 牠們同屬於台南市南化區的「虎頭埤馬場」所有,兩匹馬兒昨天就隨媽祖北巡。馬兒們辛苦了! 但能為媽祖服務,也算與有榮焉! 此刻我們得趕緊回家去,因為明天(元旦)清晨4:30前還要趕到龍泉宮前集合。

 

這是元月1號凌晨4:15的清泉街。街上雖沒人,但車位卻不好找,繞了兩圈才停入登山口淒黑的停車場中。還好平日不做虧心事,心胸坦蕩蕩。

 

  

哇!好難得,第一次見到廟門深鎖的龍泉宮。 

 

 

謝謝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門神將軍守護著龍泉宮。

 

   

凌晨4:30很快就集合完畢,能為媽祖服務,大家都不敢怠慢。遊覽車再度把大家帶回前一晚媽祖安營紮寨的左營歷史步道。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吃早餐,才能有力氣接下來的遶境行程。

 

  

出發前的儀式。

 

  

這是北巡第三天的「路關」,也就是媽祖遶境的路線。裡面密密麻麻的巷弄地址宮廟名稱等,出巡都要依著此安排的路線前進。

 

  

07:00AM: 出發啦!因為是要由左營回鼓山,所以沿路大都在行進中。

 

當天我為第一班7:00~8:00的花擔;在第二班姐妹於8:00接手後,由支援的姐妹用摩托車將我帶到下個替換點休息等候。

 

  

因此來到「赤龍宮」,將在此休息直到9:00。所以有機會見到遶境前段的儀式。

 

  

「赤龍宮」主祀清水祖師,公佈欄上的「香條」為直貼,表示媽祖將會在此留駕。 

 

   

「龍泉宮」遶境的前導車,是輛可愛的粉紅Hello Kitty吉普車。

 

  

報馬仔到了!報馬仔會走在遶境隊伍前方,常見於媽祖娘娘遶境陣頭。報馬仔除了探路外,遇到沿途有居民觸犯禁忌,需通知避開,以及告知居民準備香案迎轎。他的主要裝扮包括頭戴斗笠,身穿羊毛背心短襖,一腳赤足、一腳穿草鞋、捲起一腳的褲管,肩上挑著一面鑼、一塊肉(長生肉)、一束韭菜(長生菜)及一壺茶。

 

 

主導進香隊伍的頭旗也進場了。

 

接著進場的是此次北巡的「監軍官」-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 「城隍尊神」。

 

 

虎爺:為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廟境、村莊、地區與城市之功能。

 

先鋒官【北極玄天三上帝】的王馬。(這隻是公馬)

 

「先鋒官」- 左營店仔頂慈德宮的「北極玄天三上帝」  。

 

  

媽祖娘娘的鑾轎。

 

看完這舞龍陣頭,也到了9點該接班的時刻。

 

因為擔任行進中的花擔職務,所以途中是不方便拍照的。因此就將時間點直接跳到午餐時刻 (11:00~13:00)。今天午餐是由「鎮安宮」提供豐富營養又好吃的愛心便當。我們的先峰官「玄天三上帝」也停在公園邊就地休息了。

 

莊嚴的監軍官「城隍爺」,是我一路上景仰的對象,現在終於有機會親近衪。

 

再來瞻仰一下二媽的鑾轎及衪的左右護法-千里眼和順風耳吧!二媽出巡時鑾轎的布簾是蓋上的,所以此刻無法見到二媽的廬山真面目。

 

  

下午的行程由13:00開始;我們就直接跳到14:00和姐姐妹妹們,回到龍泉宮榕樹下休息的時刻了。

 

廟前還有野台戲可以看,但觀眾卻寥寥無幾,因為大家都遶境去了。

 

我們也趁此機會來認識一下「龍泉宮」。

內惟龍泉宮開基二聖母,是西元1784年福建同安的林安靜,恭請家鄉「天妃廟」開基天上二聖母神像,並攜眷一同渡海來台,定居於此,並將二聖像供奉於家中。後因二聖母神威顯赫,應龍目井當地居民要求,林氏家族將天上二聖母神尊歸公建廟奉祀,但不需要另擇地建廟,和福德正神一起奉祀在福德祠內。1932年福德祠重修,因位於龍吐甘泉之吉穴且位處「龍巖洌泉」,故定廟名為「龍泉宮」。1996年改建為目前之規模。龍目井龍泉宮屬興隆內外里十三角落公廟之一。

興隆內里昔日包含內惟庄、桃子園庄、前鋒尾庄、覆鼎金庄、鹽埕埔庄、哨船頭街;興隆外里則包含菜公庄、廍後庄、左營庄、竹仔腳庄、埤子頭庄、洲仔庄。鳳邑舊城城隍廟(左營城隍廟)的管理方式,自古以來便是由興隆內外里十三公廟分別推派代表,與左營城隍廟代表共組管理委員會管理。原本左營十三角落公廟的遶境活動並無固定時間,每科慶典活動由十三角落公廟輪流主辦,後來在城隍廟前董事長張春初先生提議下,改為三年一制舉行興隆內外里出巡,並由城隍廟主辦,其他十三角落公廟共同協辦及輪流擔任先鋒官興隆內外里十三角落公廟 (左營元帝廟、左營豐穀宮、左營店仔頂慈德宮、埤子頭鎮福廟、洲仔清水宮、廍後北極殿、新吉莊北極殿、新庄子青雲宮、菜公豐谷宮、內惟鎮安宮、內惟青雲宮、內惟龍目井龍泉宮、覆鼎金保安宮) (資訊由網路截取)

 

 

 

1799年龍泉宮重建前原福德祠舊貌。

 

   

這是龍目井龍泉宮開基天上二聖母祖厝,就在龍泉宮旁。

 

龍泉宮的媽祖是二媽。我們常常聽到大媽、二媽、三媽等稱呼?媽祖到底有幾位?其實媽祖只有一位,但祂可以有無限個分身,如此才可以開枝散葉,廣為庇佑各地人民。

 

現在趁著在趕接下午3點班的空檔,再看看各個神尊及隊伍。 監軍官-鳳邑舊城城隍廟城隍駕前的謝、范將軍好威風

  

   

媽祖鑾轎前的另一種傳統造型花擔隊伍,花擔後方為媽祖的娘傘。  

 

  

鳳邑城隍廟的城隍爺為【顯佑伯】,顯佑伯為明朝時給縣城城隍的封號。

 

還在行進中的隊伍為何停頓下來呢?  其實這種情況,在過程中還蠻常發生的。主神二媽殿後,而二媽常有信眾請求稜轎腳,因此延誤時間,所以前方隊伍必須停下來等候鑾轎跟上。而此刻也正是大夥可以休息吃點心的時間,有隨隊的涼水車隨時補充飲料及礦泉水;中場休息時還有包子、饅頭及茶葉蛋可以補充體力。

 

這匹背上綁著令牌,走在二媽聖駕前方的【王馬】,看來是累壞了。今天在有替換的情況下,我們就走了約15公里。更何況王馬及許多工作人員,從第一天就隨駕北巡,大家辛苦了!

 

   

16:50來到【海安宮】,海安宮主祀中壇元帥三太子。隊伍在此停留時間長達20分鐘,各個隊伍都賣力演出,由此可看出龍泉宮和海安宮的交情及其實力。

 

  

18:10 回到龍泉宮所在的清泉街,準備過七星爐了。據說過七星爐可以消災解厄,所以當然不能錯過!

 

  

大家也趕在最後一刻來稜轎腳,相信帶著媽祖的祝福,未來一年會是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

 

活動的最高潮是媽祖要進宮回家了。此時歡欣熱鬧的氣氛達到最高潮,這是一場廟宇的嘉年華會,只有參與其中,才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動,此刻更見證媽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媽祖就如同是台灣人的媽媽,一直守護著台灣。

 

這即將是遶境活動最完美的ending! 

 

18:40領了晚餐的便當。 19:00排隊領取加入臉書分享的紀念品-媽祖巡境賜福的毛巾,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將毛巾掛上;家中有著龍泉宮媽祖賜福的毛巾,頓時覺得屋內蓬蓽生輝,喜氣洋洋!

龍泉宮媽祖北巡的廟會活動,是集結大家出錢出力才能完成。據說這是龍泉宮建宮以來「第一次」到外地「出巡」,意義非凡,以往都是受邀隨駕,而這是第一次以主人的身分,邀約城隍爺及玄天三上帝陪同出巡。 整場活動據言花費了台幣500多萬,對於一座地方性的廟宇來說,是不容易的。除了讚嘆廟方的用心,更感恩媽祖的神威浩大,安定了普羅大眾的心! 感恩媽祖的慈悲,不僅讓我參與了盛會,也留下了難忘的經驗與回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r Yeh 的頭像
    Cher Yeh

    碧兒的足跡

    Cher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