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很單純的文章,只是想記錄在不同時空背景下,前往阿里山旅遊所留下的美好回憶! 起因於時隔32年後的今年,與父母再度來到阿里山;這是父親第二次遊阿里山,第一次是1987年父親節當天,帶著父母由台北坐客運直達,回程則是坐阿里山森林火車下山。
父親在我剛上國中那年,去沙烏地工作長達13年,期間每兩年回國休假一個月;1986年父親回到台灣,那年他46歲,我25歲。父親從19歲就肩負起長子的責任,因為下頭還有10位弟弟妹妹;加上早婚,還有3個嗷嗷待哺的小孩。 所以必須一直努力的工作,也正因為如此,台灣許多地方都沒去過,當然包含最著名的阿里山。隔年(1987年),同事遊阿里山歸來, 極力推薦超棒的民宿,只要打開窗門就可以看日出;不需凌晨3:30起床,不必擠小火車上山,於是乎就帶著父母前往。
1987年的阿里山旅遊,就如同同事所說的,打開門就可以看日出。 民宿是位於觀景台上方的山坡上,待我們用完早餐走路下山時,人潮已散去,此時整座山林彷彿都是屬於我們的。一路悠閒的散步聊天,呼吸著山林的新鮮空氣,當時美好的回憶,至今仍深刻留存在我們的腦海中。這一切彷彿還歷歷在目,如今爸媽都已80歲了。感謝這次(2019.04.28~30)小弟的安排,讓爸媽可以在32年後,再度的來到阿里山;除了找回記憶中的美好,也再一次留下難忘的回憶!
下面記錄的是自己在阿里山留下的足跡,從21歲女大生到58歲的大嬸,歲月是一點也不等人的!
- 1) 1982 (輔大同學溪阿縱走)
- 2) 1987.08.08~09 (父母3人同遊)
- 3) 1991.03.16~17 (公司旅遊)
- 4) 2000.07.22~23 (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 當天往返
- 6) 2019.04.30~05/01 (父母小弟4人同遊)
1) 1982 (輔大同學溪阿縱走)
1982年第一次到阿里山,就見到日出。
1) 1982 (輔大同學溪阿縱走)
到處都有日出, 但阿里山的日出很不一樣,這裡可以看到美麗的雲海及層次不同的山巒景色。
1) 1982 (輔大同學溪阿縱走)
為了去阿里山,和同事借了這件羽毛衣。當年的羽毛衣是高價品,只有愛登山的人才會買。謝謝現在還保持聯絡的郭小姐。
1) 1982 (輔大同學溪阿縱走)
21歲的我在觀日樓。
1) 1982 (輔大同學溪阿縱走)
21歲的我和阿里山神木合照。
1) 1982 (輔大同學溪阿縱走)
大學時代最要好的同學玲玲,已經從台北古亭郵局局長退休了。
1) 1982 (輔大同學溪阿縱走)
那個時代流行【溪阿縱走】,就是由溪頭走到阿里山。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第二次來到阿里山,於住宿的民宿的位置,就看到日出了。好幸福!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阿里山最美的雲海。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26歲的我,已經像個社會人士了。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26歲的我在觀日樓。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阿里山海拔兩千多公尺。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26歲的我和阿里山神木合照。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26歲的我在姊妹潭。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阿里山民宿主人種的高山高麗菜。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阿里山民宿主人種的梨。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和老媽試吃梨。哈! 還沒成熟。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世界真小,巧遇爸媽友人 -姚媽媽。那年的父母親47歳,比現在的我還年輕11歲。
2) 1987.08.08~09 (和父母3人同遊)
更巧的是,還碰到阿姨一家三代也來旅遊。原來阿里山以前就這麼熱門,竟然可以一天碰到兩次熟人。
3) 1991.03.16~17 (公司旅遊)
1991年第三次來到阿里山,這次的觀日樓很熱鬧。
3) 1991.03.16~17 (公司旅遊)
30歲的我和觀日樓合照。那時的我,結婚一年,但還沒當媽。
3) 1991.03.16~17 (公司旅遊)
照片上除了我, 其他3位早已當美國人了。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2000年的我39歲,拿傘的大兒子8歲,藍衣服的小兒子6歲半。我們開車由高雄去嘉義和小弟會合,途中彎進官田阿扁老家看看。背景就是阿扁老家,那年阿扁是台灣第一位民進黨籍總統,那時他的老家變成熱門觀光景點。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四位好感情的表兄弟聚在一起,好開心! 那一年,我們大大小小12人,擠在【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一間10人房的大通鋪,記得要價台幣3000多。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這是看完日出的大合照,想不到手頭上竟然沒有該次日出的照片,應該是當年的我忙著當媽吧!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老二愛耍寶。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故意不看鏡頭的小寶貝,不知他是不是後悔了?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39歲的我,看到的阿里山神木是倒下的。
4) 2000.07.22~23 (和逸一家人及兒子等同遊)
表兄弟四人在姊妹潭耍寶。
4) 2000.07.22~23 (和逸一家人及兒子等同遊)
39歲的我,和四位寶貝在姊妹潭。
4) 2000.07.22~23 (和小弟一家人及兒子等同遊)
39歲的我有顆肥肚肚,但還是很忠實的紀錄下來;這是生了兩個孩子的後果嗎? 其實是子宮長了肌瘤,幾個月後就去做了手術。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這是孩子們美好的童年回憶。如今三位已就業,另一位服役中。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原來兒子們在阿里山的鎮安宮也有張合照。
4) 2000.07.22~23 (和小弟家人朋友及兒子同遊)
2000年的景,和現在一樣,沒甚麼變化。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隔了16年再度來到阿里山,這次當天來回,早上5點就從高雄出門。一早見到阿里山上結霜的葉子。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55歲的我,終於又來到姊妹潭。久違了!姐妹潭! 依舊還是這麼美。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三月底的阿里山,還見得到櫻花。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我在阿里山櫻花王前,櫻花王已是百歲人瑞。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55歲的我,終於知道自己的渺小。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55歲的我,終於認真看待山的雄偉和樹的高大了。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再次坐上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即便是短短的六分鐘車程;由沼平站->到阿里山站,但心是雀躍的。
5) 2016.03.28 (朋友4人同遊)
終於看到保育類的阿里山特有種植物-【阿里山十大功勞】,以前是有【看】沒有【到】。年紀漸長,看阿里山的眼光也不一樣了。
6) 2019.04.30~05/01 (父母及小弟4人同遊)
這是今年的阿里山之旅,也是自己第五次來到阿里山看日出;每次都宿願以償,好幸運!
6) 2019.04.30~05/01 (父母及小弟4人同遊)
小小的台灣島四面環海,還有3000多公尺的高山,能見到這晨曦的美麗山巒,台灣人好福氣!
6) 2019.04.30~05/01 (父母及小弟4人同遊)
在旅館的推薦下,花費台幣1200(每人300),不用走路到沼平車站擠小火車, 就可以看日出。原來車不是開到祝山上,而是停在特富野古道前的山路邊。這地方,下次自己來就可以了。
6) 2019.04.30~05/01 (父母及小弟4人同遊)
讓人懷念的阿里山,想不到可以陪父母32年後同遊。
6) 2019.04.30~05/01 (父母及小弟4人同遊)
第一次來到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旁的【二萬平車站】。
6) 2019.04.30~05/01 (父母及小弟4人同遊)
這也是第一次知道阿里山小火車沿途的【十字路車站】;原來好奇的基因不是只在我身上,感謝小弟帶著父母和我,來認識不一樣的阿里山。
6) 2019.04.30~05/01 (父母及小弟4人同遊)
迎著晨曦,趁著觀光客未到前,才卡到這個位置,讓老爸和他上輩子的情人來張合照。
6) 2019.04.30~05/01 (父母及小弟4人同遊)
父母坐上闊別32年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是一種重溫舊夢的喜悅; 雖然短短6分鐘的車程,就要價台幣100(每人),但有些東西是無價的。
年輕時愛拍照的習慣,想不到可以為自己及家人珍藏這麼多的回憶。但相對也感嘆歲月的無情;人生可以回憶,但不要沉溺。回憶完,還是要拉回現實面,好好生活著,並把握當下。共勉之~